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如图甲所示,在利用重物自由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实验要求打点计时器在打第一个点时释放纸带.甲、乙、丙三个学生分别用同一装置各打出一条纸带,量出各纸带上第1、2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0.48cm,0.19cm和0.18cm,肯定其中一个学生在操作上有错误,该同学是
.其错误的操作是
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
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

(2)一组同学在做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不改变拉力,只改变物体的质量,得到如表甲所示的几组数据,其中第3组数据还未算出加速度,但对应组已打出了纸带,如图乙所示(长度单位:cm),图中各点为计数点(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标出).
表甲: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小车质量(g) 200 300 400 500 600 1000
小车加速度(m/s2 2.00 1.33 0.79 0.67 0.40
小车质量倒数(kg-1 5.00 3.33 2.50 2.00 1.67 1.00
①请由纸带上的数据,计算出缺少的加速度值并填入答题卷的空格(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
②为了直观反映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请在图丙中建立合适的坐标,将表中各组数据用小黑点(或小叉)描述在坐标纸上,并作出平滑的图线.
③由图象得出的结论是:
在拉力一定的条件下,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倒数成正比(或与质量成反比)
在拉力一定的条件下,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倒数成正比(或与质量成反比)
分析:(1)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求出开始下落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从而判断哪位同学出错,测得距离偏大,说明物体下落的初速度不为零,由此正确解答本题;
(2)纸带法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解答:解:(1)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 Hz,打点周期为0.02 s,重物开始下落后,在第一个打点周期内重物下落的高度h=
1
2
gt2≈2mm
,所以所选的纸带最初两点间的距离接近2 mm.
量出各纸带上第一、二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0.48cm,0.19cm和0.18cm.
可以看出其中甲在操作上误差较大.具体原因就是先释放纸带后接电源,打点一个点时已经有了速度.
答案:甲;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
(2)①采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有:
x6-x3=3a1T2     ①
x5-x2=3a2T2      ②
x4-x1=3a3T2       ③
a=
a1+a2+a3
3
     ④
联立①②③④解得:a=
(x4+x5+x6)-(x3+x2+x1)
9T2

故答案为:a=
(x4+x5+x6)-(x3+x2+x1)
9T2
=
(xCF-xOC)
9T2
≈0.99m/s2

故答案为:0.99.
②根据所给数据,利用描点法得出图象如下图所示:

③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因此根据数学知识可得:在拉力一定的条件下,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倒数成正比(或与质量成反比).
故答案为:在拉力一定的条件下,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倒数成正比(或与质量成反比).
点评:明确实验原理,熟练应用基本物理规律解答实验问题;该实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研究,即保持一个量不变,研究其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物理中关于图象的问题要结合数学知识去解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如图甲所示,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激光的波长为5.30×10-7m,屏上P点距双缝
s
 
1
s
 
2
的路程差7.95×10-7m.则在这里出现的应是
暗条纹
暗条纹
(选填“明条纹”或“暗条纹”).现改用波长为6.30×10-7m的激光进行上述实验,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则屏上的条纹间距将
变宽
变宽
 (填“变宽”、“变窄”、或“不变”.

(2)如图乙所示,一束激光从O点由空气射入厚度均匀的介质,经下表面反射后,从上面的A点射出.已知入射角为i,A与O 相距L,介质的折射率为n,试求介质的厚度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甲、乙两图是为《研究平抛运动》的演示实验装置.(不考虑空气的阻力)

(1)如图甲所示,在竖直板上不同高度处各固定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弧轨道,轨道的末端水平,在它们相同位置上各安装一个电磁铁,两个电磁铁由同一个开关控制,通电后,两电磁铁分别吸住相同小铁球A、B,断开开关,两个小球同时开始运动,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到达圆弧轨道的末端.则:离开圆弧轨道后,A球做
平抛
平抛
运动,B球在进入光滑的水平轨道后做
匀速
匀速
直线运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球正好砸在B球上,由此现象可以得出A球
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的结论.
(2)图乙中C为弹性铁片,它位于B球的左面并夹紧A球,开始时两球均静止,当小锤D下摆时打击铁片C,使B球做平抛运动,同时使A球自由下落,对该实验出现的现象或应得出的结论是(错选或漏选不能得分)
AB
AB

A.两球在空中运动,两者高度始终相同
B.两球必定同时落地
C.实验表明,平抛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D.实验表明,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如图甲所示,在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的直径d=
0.730
0.730
mm.如图乙所示,用多用电表的“×10”欧姆挡,调零后粗测金属丝阻值R=
200
200
Ω.若实验中测出金属丝的长度为L,则该金属丝电阻率的表达式ρ=
πd
2
 
R
4L
πd
2
 
R
4L
(用物理量符号表示).

(2)小明想更准确地测量这段金属丝的电阻阻值Rx,为此他找来以下器材:
A.电源E:电动势约为2.0V,内阻可忽略不计;
B.电流表A1:量程为0~10mA,内电阻r=20Ω;
C.电流表A2:量程为0~15mA,内电阻约为10Ω;
D.定值电阻R0=200Ω;
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50Ω:
F.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①为了测量电阻Rx,请设计实验电路原理图,画在虚线框内.要求a:测量结果尽量准确;b:在实验过程中电表的示数从零开始变化.
②若某次测量中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则Rx的表达式为:Rx=
I
 
1
(R
 
0
+r)
I
 
2
-I
 
1
I
 
1
(R
 
0
+r)
I
 
2
-I
 
1
(用I1、I2、R0、r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I)(1)如图甲所示,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同组同学已经完成部分导线的连接,请你在实物接线图中完成余下导线的连接.
(2)某同学从标称为“220V  25W”“220V  300W”“220V  500W”的3只灯泡中任选一只,正确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灯泡阻值如图乙所示.该灯泡的阻值是
 
Ω,标称的额定功率为
 
W.精英家教网
(II)(1)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两位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甲、乙所示.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甲”或“乙”).
精英家教网(2)实验时,若摆球在垂直纸面的平面内摆动,为了将人工记录振动次数改为自动记录振动次数,在摆球运动最低点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一激光光源与光敏电阻,如图甲所示.光敏电阻与某一自动记录相连,该仪器显示的光敏电阻阻值R随时间t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则该单摆的振动周期为
 
.若保持悬点到小球顶点的绳长不变,改用直径是原小球直径2倍的另一小球进行实验,则该单摆的周期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图乙中的△t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