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分)Ⅰ. 如图所示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

(1)将图中所缺的导线补接完整。

(2)在做“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时,如果副线圈B两端不接任何元件,则副线圈中              

A.因电路不闭合,无电磁感应现象

B.不能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C.可以用楞次定律判断出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D.有电磁感应现象,有感应电动势产生

Ⅱ. 某同学在实验室测量一未知电阻的阻值,他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他将多用电表机械调零后,先把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档的“×100”挡位进行测量,按照正确的步骤操作后,表针的指示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可知,这种情况测量误差较大,为了使多用电表测量的结果更准确,应将选择开关旋至欧姆档的           档位,换档结束后,实验操作上首先要进行的步骤是:                                

                                                               

(2)该同学用伏安法继续测该电阻的阻值,除被测电阻外,还备有如下实验器材:

直流电源(电动势为4V,内阻不计)

电压表    (量程为3V,内阻为4kΩ)

电压表    (量程为15V,内阻为15 kΩ)

电流表     (量程为3mA,内阻为10Ω)

电流表     (量程为10mA,内阻为5Ω)

滑动变阻器一只(阻值0~50Ω)

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若要较准确的进行测量,上述器材中,电压表应选择         ,电流表应选择       (填写字母代号),请在方框内画出实验所用的电路图。

 

 

【答案】

Ⅰ(1)如图所示。(3分)

(2)CD(3分)

Ⅱ(1)“×10”将红黑表笔短接,重新进行欧姆调零(每空2分)

(2)(2分)(2分)电路图如图所示(4分)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①为了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应保持
小车的质量
小车的质量
不变,分别改变施加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F,测出相对应的加速度a;为了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保持
小车的合外力
小车的合外力
不变,分别改变物体的质量m,测出相对应的加速度a.
②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质量研的关系,往往用a-
1
m
关系图象表示出来.如果a-
1
m
去图象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则说明物体的加速度a与其质量m
成反比
成反比

(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某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点作为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4.量得x1=30.0mm,x2=36.0mm,x3=42.0mm,x4=48.0mm,则小车通过计数点2时的速度为
0.39
0.39
m/s,小车的加速度为
0.6
0.6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在一水平的长直轨道上放着两块完全相同的质量均为研的长方形木块A和B,在木块A之前放有一质量M=2m的大木块,大木块、木块A和木块B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已知大木块与木块A之间的距离与A、B两木块间的距离相同,均为L.今在所有木块都静止的情况下,将一沿轨道方向的恒力F一直作用在大木块上,使其先与木块A发生碰撞,碰后与木块A结为一体再与木块B发生碰撞.碰后又结为一体并恰能一起做匀速运动,设每次碰撞的时间极短,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木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2)三块木块一起匀速运动的速度.
(3)在两次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总机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投石机”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设备,它的结构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某研学小组用自制的投石机演练投石过程.所用抛石机长臂的长度L=25/8m,质量m=12.0㎏的石块装在长臂末端的口袋中.开始时长臂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α=37°,对短臂施力,使石块经较长路径获得较大的速度,当长臂转到竖直位置时立即停止转动,石块被水平抛出,测得石块落地位置与抛出位置间的水平距离s=10m.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
(1)石块刚被投出时的速度大小v0
(2)石块刚落地时的速度vt的大小和方向;
(3)整个过程中投石机对石块所做的功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木板A质量mA=1kg,足够长的木板B质量研mB=4kg,质量为mC=2kg的木块C置于木板B上,水平地面光滑,B、C之间存在摩擦,开始时B、C均静止,现使A以v0=12m/s的初速度向左运动,与B碰撞后以4m/s速度弹回.g取10 m/s2,求:
①B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率;
②碰撞后C在B上滑行一段距离后与B保持相对静止,求此时的共同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在小车的右端高h=0.20m的支架上固定着一个半径为R的1/4圆弧光滑导轨,一质量为研=0.2kg的物体从圆弧的顶端无摩擦地滑下,离开圆弧后刚好落到车的左端边沿,车与支架的总质量M=2kg,车身长L=0.22m,车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不计,重力加速度g =10m/s2,求:

(1) 小球离开圆弧轨道下降高度h.所用的时间;

(2) 小球滑到圆弧底端时小球和车的速度大小;

(3) 圆弧半径R。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