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我国在2007年成功发射一颗绕月球飞行的卫星,计划在2012年前后发射一颗月球软着陆器,在2017年前后发射一颗返回式月球软着陆器,进行首次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安全返回地球.设想着陆器完成了对月球表面的考察任务后,由月球表面回到围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舱,其过程如图所示.设轨道舱的质量为m,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的半径为R,轨道舱到月球中心的距离为r,引力常量为G,则试求:
(1)月球的质量;
(2)轨道舱的速度大小和周期.
(1)在月球表面,有:mg=
GMm
R2
…①
得月球的质量为:M=
gR2
G
…②
(2)轨道舱绕月球做圆周运动时,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GMm
r2
=m
v2
r
…③
由②③得:v=
gR2
r
…④
又由
GMm
r2
=m(
T
)2
r…⑤
由②⑤得:T=2π
r3
gR2

答:(1)月球的质量为
gR2
G

(2)轨道舱的速度大小为
gR2
r
,周期为2π
r3
gR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已知引力常量G,则还需知道下面哪一选项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地球的质量?(  )
A.已知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及地球中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
B.已知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及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
C.已知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绕行的速度
D.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某行星,其半径是地球半径的3倍、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6倍.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
A.4倍B.6倍C.13.5倍D.18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面所叙述的力,属于万有引力的是(  )
A.马对车的拉力
B.地磁场对指南针的作用力
C.太阳对地球的吸引力
D.摩擦后的橡胶棒对小纸片的吸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对某行星的一颗卫星进行观测,已知运行的轨迹是半径为r的圆周,周期为T,
(1)求该行星的质量;(2)测得行星的半径为卫星轨道半径的
1
10
,则此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2013年12月14日晚,质量约为5吨的嫦娥三号在月球表面成功实施软着陆.如图所示,月球没有大气“包裹”,用降落伞实现软着陆等办法行不通.现采取在距离月球15公里近月点处开起动力,发动机的喷口水平向前喷出气体,发动机的推力6000N,使嫦娥三号探测器以抛物线轨迹下降到着陆点上空,到达离月面4米处悬停,关闭发动机,让嫦娥三号探测器做自由落体运动.由于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不大,所以落地速度并不大.(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的
1
6
,数值取小数点后一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9.8m/s2
(1)嫦娥三号探测器落地速度是多大?
(2)求嫦娥三号探测器在15公里处推力产生的加速度大小?
(3)求嫦娥三号探测器在15公里处的实际加速度?(该处重力加速度可取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2006年8月24日晚,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通过了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太阳系行星数量将由九颗减为八颗.若将八大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迹粗略地认为是圆,各星球半径和轨道半径如下表所示
行星名称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星球半径
(×106m)
2.446.056.373.3969.858.223.722.4
轨道半径
(×1011m)
0.5791.081.502.287.7814.328.745.0
从表中所列数据可以估算出海王星的公转周期最接近(  )
A.80年B.120年C.165年D.200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2013年6月29日,在太空“旅行”13天的“神州九号”载人飞船安全“回家”,至此我国首次太空载人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神州九号”与“天宫一号”完成对接后在轨道上运行,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它们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已知它们的总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神州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后,地球对它们的万有引力F1
(2)“神州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后,它们运行的周期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如图为一名宇航员“漂浮”在地球外层空间的照片,根据照片展现的情景提出两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所提的问题可以涉及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各个部分,只需提出问题,不必作出回答和解释):
例:这名“漂浮”在空中的宇航员相对地球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1)______.
(2)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