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08年启东市一调)(15分)质量为M=10kg的B板上表面上方,存在一定厚度的相互作用区域,如图中划虚线的部分,当质量为m=1kg的物块P进入相互作用区时,B板便有竖直向上的恒力f= kmgk=51)作用于物块P,使其刚好不与B板的上表面接触;在水平方向,物块PB板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已知物块P开始自由下落的时刻,B板向右运动的速度为VBo=10m/s. 物块P从开始下落到刚到达相互作用区所经历的时间为t0=2.0s. 设B板足够长,B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02,为保证物块P总能落入B板上方的相互作用区,问:

(1)物块P从起始位置下落到刚好与B板不接触的时间 t;        

(2)物块B在上述时间t内速度的改变量;

(3)当B板刚好停止运动时,物块P已经回到过初始位置几次?(g=10m/s2)。

 

 

 

 

 

 

 

解析

(1)物块P刚到达相互作用区时的速度

 

VO=gto                                      (1)(1分)

 

物块P进入相互作用后的加速度

 

  a1=(kmg-mg)/m=(k-1)g                          (2)(1分)

 

解(1)(2)得物块P在相互作用区内的运动时间

 

t1=v0/a1=0.04s                                     (3)(1分)

 

物块P从起始位置下落到刚好与B不接触时的运动时间

 

t=t0+t1=2.04s                                    (4)(2分)

 

(2)板B在物块P未进入作用区时的加速度

 

aB1=μg                               (5)(1分)

 

速度的改变量Δvb1 = aB1t0 =0.4m/s                  (6)(1分)

 

当物块P进入作用区后的加速度  

                                    

aB2=μ(Mg+kmg)/M                                (7)(1分)

 

由(3)(7)得速度的改变量

 

Δvb2= aB2t1=0.0488m/s                         (8) (1分)

 

 

所以:板B在物块P从起始位置下落到刚好与B不接触时

 

由(6)(8)得:速度的改变量

 

Δv=Δv b1+Δv b2=0.4488m/s                           (9) (2分)

 

(3)当物块P的速度减到零后,又开始以加速度a向上做加速运动,经历时间t1,跑出相互作用区,在这段时间内,B板减少的速度仍是Δvb2;物块P离开相互作用区后,做加速度为g的减速运动,经历时间t0,回到初始位置,在这段时间内,B板减少的速度为Δvb1,以后物块又从起始位置自由落下,重复以前的运动,B板的速度再次不断减少。

总结以上分析可知:每当物块P完成一次从起始位置自由下落,进入相互作用区后又离开相互作用区,最后回到起始位置的过程中,B板速度减少的总量为

 

Δv=2Δv b1+2Δv b2  =0.8978m/s                          (10)   2分

 

     设在物块Pn次回到起始位置,

 

n=vBo/Δv=10/0.8978=11.11≈11次                         (11)   (2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08年广东实验中学三模) (18分)如图所示,线圈工件加工车间的传送带不停地水平传送长为L,质量为m,电阻为R的正方形线圈,在传送带的左端线圈无初速地放在以恒定速度v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经过一段时间,达到与传送带相同的速度v后,线圈与传送带始终相对静止,并通过一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已知当一个线圈刚好开始匀速度运动时,下一个线圈恰好放在传送带上,线圈匀速运动时,每两个线圈间保持距离L不变,匀强磁场的宽度为3L,求:

(1)每个线圈通过磁场区域产生的热量Q;

    (2)在某个线圈加速的过程中,线圈通过的距离s1和在这段时间里传送带通过的距离s2之比;

       (3)传送带每传送一个线圈,电动机所消耗的电能E(不考虑电动机自身的能耗);

     (4)传送带传送线圈的总功率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08年清华附中模拟)(10分)一质量为m的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在对物块施加一个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使物块从静止开始向右移动距离s后立即撤去F.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m .求:

   

  (1)撤去F时,物块的速度大小.

  (2)撤去F后,物块还能滑行多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09年江西重点中学一模)(10分)如图所示,MN、PQ和F1、HJ是四根相互平行的长金属导轨,它们的间距相等,均为L=30cm.长为3L、电阻为R=0.3 的金属棒可紧贴四导轨,沿导轨方向无摩擦的运动.在导轨MN、PQ的左端连接有阻值为Ro=0.1的电阻,在金属导轨FI、HJ的右端连接有一对水平放置、间距为d=18 m的平行金属板.除该金属板外,整套装置处于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0.4T.用~适当的拉力使金属棒以速率v=5m/s向右运动,此时金属板间一带电微粒恰好悬浮在两板的正中央.取g=l0m/s2,求:

(1)带电微粒的比荷:

(2)为维持金属棒的匀速运动,加在金属棒上的拉力的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09年太原市调研)(14分)如图所示,半径分别为R和r(R>r)的两光滑圆轨道固定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两轨道之间由一光滑水平轨道CD相连,在水平轨道CD上有一轻弹簧被a、b两个小球夹住,  但不拴接。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且ma=2mb,同时释放两小球,a、b两球都能通过各自轨道的最高点,则弹簧在释放前至少应具有多大的弹性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09年太原市调研)(14分)如图所示,物块A的质量为M,物块B、C的质量都是m,并都可看作质点,且m< M<2。三物块用细线通过滑轮连接,物块B与物块C的距离和物块C到地面的距离都是L。现将物块A下方的细线剪断,若物块A距滑轮足够远且不计空气及摩擦阻力。求:
         (1)物块A上升时的最大速度。

(2)物块A上升的最大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