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物体由大量分子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物体内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B.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分子做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就越大

C.分子间的作用力(即引力和斥力的合力)总是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11.25周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驾驶员手册规定具有良好刹车的汽车在以80km/h的速度行驶时,可以在56m的距离内被刹住,在以48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24m的距离内被刹住,假设对于这两种速率,驾驶员所允许的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来不及使用刹车,车速不变)与刹车的加速度都相同,则允许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约等于( )

A.0.5s B.0.7s C.1.5s D.0.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安徽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在空间中取直角坐标系xOy,在第一象限内从y轴到MN之间的区域充满一个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MN为电场的理想边界,场强大小为E1,ON=d.在第二象限内充满一个沿x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2.电子从y轴上的A点以初速度v0沿x轴负方向射入第二象限区域,它到达的最左端为图中的B点,之后返回第一象限,且从MN上的P点离开.已知A点坐标为(0,h).电子的电量为e,质量为m,电子的重力忽略不计,求:

(1)电子从A点到B点所用的时间;

(2)P点的坐标;

(3)电子经过x轴时离坐标原点O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零模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人类能够实现太空移民。为此,科学家设计了一个巨型环状管道式空间站。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人们生活在空间站的环形管道中,管道内部截面为圆形,直径可达几千米,如图(a)所示。已知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空间站总质量为m,G为引力常量。

(1)空间站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2R,求空间站在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大小;

(2)为解决长期太空生活的失重问题,科学家设想让空间站围绕通过环心并垂直于圆环平面的中心轴旋转,使在空间站中生活的人们获得“人工重力”。该空间站的环状管道内侧和外侧到转动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1、r2,环形管道壁厚度忽略不计,如图(b)所示。若要使人们感受到的“人工重力”与在地球表面上受到的重力一样(不考虑重力因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且可认为太空站中心轴静止),则该空间站的自转周期应为多大;

(3)为进行某项科学实验,空间站需将运行轨道进行调整,先从半径为2R的圆轨道上的A点(近地点)进行第一次调速后进人椭圆轨道。当空间站经过椭圆轨道B点(远地点)时,再进行第二次调速后最终进人半径为3R的圆轨道上。若上述过程忽略空间站质量变化及自转产生的影响,且每次调速持续的时间很短。

①请说明空间站在这两次调速过程中,速度大小是如何变化的;

②若以无穷远为引力势能零点,空间站与地球间的引力势能为,式中r表示空间站到地心的距离,求空间站为完成这一变轨过程至少需要消耗多少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零模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正方形线圈两端接在电容器a、b两极板上,匀强磁场竖直向上穿过线圈,此时电容器a、b两极板不带电。当磁场随时间均匀增强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容器a极板带正电,且所带电量逐渐增大

B.电容器a极板带负电,且所带电量逐渐增大

C.电容器a极板带正电,且所带电量保持不变

D.电容器a极板带负电,且所带电量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黑龙江省高三12月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和气垫导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气垫导轨装置如图(a)所示,所用的气垫导轨装置由导轨、滑块、弹射架等组成。在空腔导轨的两个工作面上均匀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小孔,向导轨空腔内不断通人压缩空气,压缩空气会从小孔中喷出,使滑块稳定地漂浮在导轨上,如图(b)所示,这样就大大减小了因滑块和导轨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误差。

滑块1右端安有撞针,滑块2左端粘有橡皮泥。

(1)下面是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

②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

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紧靠气垫导轨左端弹射架的外侧,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越过弹射架并固定在滑块1的左端,调节打点计时器的高度,直至滑块拖着纸带移动时,纸带始终在水平方向;

④滑块1挤压导轨左端弹射架上的橡皮绳;

⑤把滑块2放在气垫导轨的中间;

⑥先 ,然后 ,让滑块1带动纸带一起运动,与滑块2相撞并合在一起共同运动;

⑦取下纸带,重复步骤④⑤⑥,选出较理想的纸带如下图所示:

⑧测得滑块1(包括撞针)的质量为310g,滑块2(包括橡皮泥)的质量为205g;试完善实验步骤⑥的内容。

(2)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计算可知,两滑块相互作用前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为 kg·m/s;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后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为 kg·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试说明(2)问中两结果不完全相等的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黑龙江省高三12月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光谱分析用的是特征光谱.

B、卢瑟福在实验中发现了质子

C、α射线、β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D、一种放射性元素,不管它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还是与其它元素形成化合物,或者对它施加压力、提高温度,都不改变它的半衰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高三12月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的若干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

B.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具有能量,但没有动量

C.一块纯净的放射性元素的矿石,经过一个半衰期以后,它的总质量仅剩下一半

D.德布罗意指出微观粒子的动量越大,其对应的波长就越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物理小组准备探究某种元件Q(标有4V,2W字样)的伏安特性曲线,他们找来了下列器材:

A、电压表V1(0~5V,内阻约10kΩ)

B、电压表V2(0~10V,内阻约20kΩ)

C、电流表A(0~0.6A,内阻约0.4Ω)

D、滑动变阻器R1(5Ω,1A)

E、滑动变阻器R2(500Ω,0.2A)

(1)实验中电压表选用 ,为使实验误差尽量减小,要求电压从零开始变化且多取几组数据,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均填器材前的序号).

(2)请将图中的实物连线补充完整.

(3)检查实验电路连接正确,然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指针始终不发生偏转.在不断开电路的情况下,检查电路故障,应该使用多电表的 挡;检查过程中将多用电表的红、黑表笔与电流表“+”、“-”接线柱接触时,多用电表指针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说明电路故障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