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人类能够实现太空移民。为此,科学家设计了一个巨型环状管道式空间站。空间站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人们生活在空间站的环形管道中,管道内部截面为圆形,直径可达几千米,如图(a)所示。已知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空间站总质量为m,G为引力常量。

(1)空间站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2R,求空间站在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大小;

(2)为解决长期太空生活的失重问题,科学家设想让空间站围绕通过环心并垂直于圆环平面的中心轴旋转,使在空间站中生活的人们获得“人工重力”。该空间站的环状管道内侧和外侧到转动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1、r2,环形管道壁厚度忽略不计,如图(b)所示。若要使人们感受到的“人工重力”与在地球表面上受到的重力一样(不考虑重力因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且可认为太空站中心轴静止),则该空间站的自转周期应为多大;

(3)为进行某项科学实验,空间站需将运行轨道进行调整,先从半径为2R的圆轨道上的A点(近地点)进行第一次调速后进人椭圆轨道。当空间站经过椭圆轨道B点(远地点)时,再进行第二次调速后最终进人半径为3R的圆轨道上。若上述过程忽略空间站质量变化及自转产生的影响,且每次调速持续的时间很短。

①请说明空间站在这两次调速过程中,速度大小是如何变化的;

②若以无穷远为引力势能零点,空间站与地球间的引力势能为,式中r表示空间站到地心的距离,求空间站为完成这一变轨过程至少需要消耗多少能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11.25周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甲,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斜面,底端固定一带电量为Q的正点电荷.将一带正电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小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至最高点B处,此过程中小物块的动能和重力势能随位移的变化图象如图乙(E1和X1为已知量)。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静电力常量为k,由图象可求出

A.小物块的带电量

B.A、B间的电势差

C.小物块的质量

D.小物块速度最大时到斜面底端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甘肃省高三12月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快艇从离岸边100m远的河流中央向岸边行驶。已知快艇在静水中的速度图象如(图甲)所示;河中各处水流速度相同,且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

A. 快艇的运动轨迹一定为直线

B. 快艇的运动轨迹一定为曲线

C. 快艇最快到达岸边,所用的时间为20s

D. 快艇最快到达岸边,经过的位移为10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安徽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1匀速运动,小物体P、Q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t=0时刻P在传送带左端具有速度v2,P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t=t0时刻P离开传送带。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摩擦,绳足够长。正确描述小物体P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安徽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那么对氢原子在能级跃迁过程中辐射或吸收光子的特征认识正确的( )

A.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吸收14eV的光子使电子电离

B.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能辐射出4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一群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吸收2eV的光子可以跃迁到n=3能级

D.用能量为10.3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零模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竹蜻蜓”是一种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的传统儿童玩具,是中国古代一个很精妙的小发明,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外形如图所示,呈T字形,横的一片是由木片经切削制成的螺旋桨,当中有一个小孔,其中插一根笔直的竹棍,用两手搓转这根竹棍,竹蜻蜓的桨叶便会旋转获得升力飞上天,随着升力减弱而最终又落回地面。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人根据“竹蜻蜓”的形状和原理发明了直升机的螺旋桨。下列关于“竹蜻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竹蜻蜓”从手中飞出直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始终在加速上升

B. “竹蜻蜓”从手中飞出直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始终在减速上升

C. 为使“竹蜻蜓”能以图示方向旋转上升,其桨叶前缘应比后缘略高

D. 为使“竹蜻蜓”能以图示方向旋转上升,其桨叶前缘应比后缘略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零模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物体由大量分子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物体内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B.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分子做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就越大

C.分子间的作用力(即引力和斥力的合力)总是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高三12月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用质子轰击锂核,生成2个α粒子.己知质子质量mp=1.0073u,α粒子的质量Ma=4.0015u,锂核质量MLi=7.0160u ,试回答下列问题(1u相当于931Mev).

(1)写出核反应方程式

(2)核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E是多少?(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实验班上学期周考三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甲所示,一根轻弹簧竖直直立在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在弹簧的正上方有一个物块,物块从高处自由下落到弹簧上端O处,将弹簧压缩了时,物块的速度变为零。在如图乙所示的图象中,能正确反映物块从与弹簧接触开始,至运动到最低点加速度的大小随下降的位移(弹簧原长为位移的零点)变化的图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