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为了较准确的测量某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小聪、小明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小聪在实验室里找到一把弹簧测力计,按图甲所示安装细线和测力计后,他用力缓慢竖直向下拉测力计,直到测力计的示数达到量程(细线没有断裂),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将F记为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小明在实验室里还找到一把刻度尺和一个玩具小熊,接着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①用刻度尺测出细线的长度L,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玩具小熊的重力G;
②按图乙所示安装玩具小熊、细线(玩具小熊悬挂在细线的中点);
③两手捏着细线缓慢向两边移动直到细线断裂,读出此时两手间的水平距离d;
④利用平衡条件算出结果.
在不计细线质量和伸长影响的情况下,请回答:
(1)小明算出的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frac{GL}{2\sqrt{{{L}^{2}-d}^{2}}}$(用L、G、d表示);两位同学中小明(选填“小聪”或“小明”)的测量结果较准确.
(2)在小明两手捏着细线缓慢向两边移动的上述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填选项序号字母).
A.细线上的拉力大小不变    B.细线上的拉力大小减小
C.细线上拉力的合力大小不变   D.细线上拉力的合力大小增大.

分析 两种方案都是根据共点力平衡求解绳子的最大拉力,从而操作的可行性进行判断哪种方案最好.
根据共点力平衡得细线上最大承受的拉力在竖直方向合力和物体重力相等,根据三角函数关系求出最大拉力.

解答 解:(1)当绳子断时,根据共点力平衡求出绳子的最大拉力.
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的正弦值sinθ=$\frac{d}{L}$,
则cosθ=$\frac{\sqrt{{{L}^{2}-d}^{2}}}{L}$,
根据平衡有:2Fcosθ=G,
解得最大拉力F=$\frac{GL}{2\sqrt{{{L}^{2}-d}^{2}}}$.
小聪方案中钩码只能一个一个加,使得测量的棉线拉力不连续,造成测量的不准确,所以小明的测量结果较准确.
(2)在小明两手捏着细线缓慢向两边移动的上述过程中,
根据共点力平衡得出细线上拉力的合力大小不变,大小等于物体重力,细线上的拉力大小增大,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故答案为:(1)$\frac{GL}{2\sqrt{{{L}^{2}-d}^{2}}}$;小明;
(2)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设计和实验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动手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知道实验的原理,通过共点力平衡进行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一物体从地面由静止开始运动,取地面的重力势能为零,运动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功W1,阻力对物体做功W2,其它力对物体做功W3,则该过程终态时(  )
A.物体的动能为W1+W2+W3B.物体的重力势能为W1
C.物体的机械能为W2+W3D.物体的机械能为W1+W2+W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frac{1}{2}$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  )
A.当F>3μmg时,A相对B滑动
B.当F=$\frac{5}{2}$μmg时,A的加速度为$\frac{1}{3}$μg
C.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
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frac{1}{2}$μ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一质量为1kg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起,受到F=2N的水平外力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0-2s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4W
B.第2s内外力所做的功是8J
C.第2s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是8W
D.外力F第1s内与第2s内对质点做功的比值是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一个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ABC,左端口A和右端口C与圆心O在同一水平面上,M、N为右端口C正上方两点,到右端口C的距离分别为2R和R,现将一小球从M点静止释放,小球从左端口飞出后到达最高处D点,D点与半圆轨道的最低点B的竖直高度差为2R,接着小球又竖直下落返回进入圆弧轨道,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返回轨道后能沿轨道一直运动,并上升到N点
B.小球返回轨道后沿轨道运动可能到不了C点
C.小球返回轨道后沿轨道运动到C点时,速度一定大于零
D.若将小球从N点静止释放,则小球恰能运动到左端口A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某实验小组在进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已知单摆在摆动过程中的摆角小于5°,则:
(1)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从单摆运动到最低点开始计时且记数为“1”,到第n次经过最低点时所用的时间为t;在测量单摆的摆长时,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球悬挂后的摆线长(从悬点到摆球的最上端)为L,再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为d.那么该单摆在摆动过程中的周期为T=$\frac{2t}{n-1}$.重力加速度g=$\frac{{(n-1)}^{2}{π}^{2}(2+d)}{2{t}^{2}}$.
(2)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的值总是偏大,其原因可能是下述原因中的DF,
A.摆球质量偏大
B.摆动的摆角偏大
C.单摆的悬点未固定紧,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增长了
D.把n次摆动的时间误记为(n+1)次摆动的时间
E.以摆线长作为摆长来计算
F.以摆线长与摆球的直径之和作为摆长来计算.
(3)测量出多组周期T、摆长L的数值后,画出T2-L图线如图,此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C 
A.g     B.$\frac{1}{g}$    C.$\frac{4{π}^{2}}{g}$ D.$\frac{g}{4{π}^{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用⊙表示通电直导线,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用带箭头的线段或曲线表示磁感线.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通电直导线在其周围产生磁场的磁感线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30Ω,滑动变阻器R2标有“100Ω 2A”字样.闭合电键S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于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9V,电流表的示数为0.5A.试求:
(1)此时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
(2)通电10s,电流通过电阻R1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四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
B.这四辆车均从静止开始运动
C.在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时刻t2相距最远
D.在0~t2时间内,丙、丁两车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