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需要用秒表测出单摆振动n次所需要的时间.在某次实验中,当摆球通过最低点开始计时,同时计数为“0”,下次摆球回到最低点时计数为“1”,当计数到“100”时停止计时,此时秒表记录的时间如图所示,由图可读出时间为
 
s,可知单摆的振动周期为
 
s.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一次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图(甲)的O点是摆线的悬挂点,a、b点分别是球的上沿和球心,摆长L=
 
m.

图(乙)为测量周期用的秒表,长针转一圈的时间为30s,表盘上部的小圆共15大格,每一大格1min,该单摆摆动n=50次时,长、短针位置如图所示,所用时间t=
 
s.
用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英文符号表示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g=
 
(不必代入具体数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公式
 

(2)某同学测得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时间为t,摆线长度为L,摆球直径为D.则实验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g=
 

(3)实验测得g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下述中的
 

A.小球质量太大  B.将摆线长当作摆长,未加小球的半径  C.将振动次数n误记为(n+1)D.振幅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已提供了以下器材:铁架、夹子、毫米刻度尺、游标卡尺、细线.为了完成实验,还必须从图(一)中挑选出一些实验器材,其名称是
 
(漏选或多选得零分).
(2)甲、乙两组同学将单摆按如图(二)所示的方式悬挂,你觉得比较合理的是
 
(填“甲”或“乙”).

(3)正确挂起单摆后,将摆球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小角度静止释放,使摆球在竖直平面内稳定摆动,当摆球经过
 
 (填“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处”或“任意位置”)时开始计时,并记数为“1”,当摆球第49次经过此位置停止计时.读出这段时间为t,则单摆的周期T=
 

(4)实验小组又利用单摆周期公式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为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利用多组数据求平均值的办法来测定g值.小组成员设计了如下的记录表格,你认为表
 
 (填“A”或“B”)设计得比较合理.
表A
1 2 3 4 平均值 g/ms-2
L/s
T/s
表B
1 2 3 4 平均值
L/m
T/s
g/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a.取一根符合实验要求的摆线,下端系一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O点;
b.在小球静止悬挂时测量出O点到小球球心的距离l;
c.拉动小球使细线偏离竖直方向一个不大的角度(约为5°),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
d.用秒表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
①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其表达式为g=
 

②如果已知摆球直径为2.00cm,让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的悬点,摆线竖起下垂.如图所示,那么单摆摆长是
 
cm.如果测定了40次全振动是时间如图中秒表所示,那么单摆的摆动周期是
 
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某班一位同学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过程中,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线长L0=945.8mm;并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如图甲所示,则摆球直径d=
 
mm;用秒表测得单摆完成n=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则秒表的示数t=
 
s.
(2)如果该同学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序号)
A.计算摆长时没有计入摆球的半径
B.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C.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D.试验中误将39次全振动数为40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应选用下列所给器材中的哪些?将所选用的器材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横线上.
(A)长1m左右的细绳;(B)长30m左右的细绳;(C)直径2cm的铅球;
(D)直径2cm的铁球;(E)秒表;(F)时钟;(G)最小刻度是厘米的直尺;
(H)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直尺.
所选择的器材是
 

(2)某同学测出不同摆长时对应的周期T,作出T2~L图线,如图所示,再利用图线上任两点A、B的坐标(x1,y1)、(x2,y2),可求得g=
 
.若该同学测摆长时漏加了小球半径,而其它测量、计算均无误,也不考虑实验误差,则用上述方法算得的g值和真实值相比是
 
的(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摆线的最大偏角应
 

(2)测周期时,应在摆球通过
 
开始计时.
(3)在时间t内的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则测出的g值
 
.(填偏大、偏小、准确)
(4)摆长指的是从悬点到
 
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两位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甲、乙所示.测量方法正确的是丙
 
(选填“甲”或“乙”).该同学实验时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示数如图丙所示,该摆球的直径d=
 
cm.
(2)后测得摆线长为97.50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则:
①该摆摆长为
 
cm.
②如果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早按下
D.实验中误将50次全振动记为49次
③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
3
4
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
4
11
与T的数据,再以
λ
T
为横坐标,T 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丁所示,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g=
 
(用k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