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发射后在轨飞行约5天,近月制动被月球捕获,进入距月面平均高度100千米的环月圆轨道,成为绕月卫星.10日21时24分,嫦娥三号成功点火,实施变轨,顺利进入近月点高度15千米、远月点高度100千米的椭圆轨道.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软着陆,开展月面巡视勘察.如图是嫦娥三号奔月示意图,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在环月圆轨道上,探测器运行周期与其质量大小无关
B.变轨后瞬间与变轨前瞬间相比,卫星的机械能减小,动能减小
C.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上任一时刻的运行速度均比在环月圆轨道上要小
D.若探测器在环月圆轨道上的运行周期已知,可算出探测器在该轨道上的运行速度

分析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frac{Mm}{{r}^{2}}=m\frac{4{π}^{2}}{{T}^{2}}r$,可知,由此可知探测器的周期与月球的质量有关,与探测器的质量无关.
嫦娥三号从地月转移轨道修正至进入环月圆轨道的过程中有近月制动过程,此过程中发动机对卫星做负功,卫星的机械能减小.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以接的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可知判断速度大小的变化,从而可以判断动能的变化.
根据卫星的变轨原理判断速度的变化情况.
根据速度与周期和轨道半径的关系判断探测器的速度.

解答 解: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frac{Mm}{{r}^{2}}=m\frac{4{π}^{2}}{{T}^{2}}r$,得$T=2π\sqrt{\frac{{r}^{3}}{GM}}$,由此可知探测器的周期与月球的质量有关,与探测器的质量无关,故A正确.
B、嫦娥三号从环月轨道至进入椭圆圆轨道的过程中有近月制动过程,此过程中发动机对卫星做负功,卫星的机械能减小;变轨后轨道高度降低后,由$v=\sqrt{\frac{GM}{r}}$可知,速度增大,故动能增大,故B正确.
C、椭圆轨道的近月点减速度后进入近月轨道做圆周运动,故椭圆轨道的近月点的速度大于近月轨道的速度,根据$v=\sqrt{\frac{GM}{r}}$可知,近月轨道上的速度大于环月轨道上的速度,故椭圆轨道上近月点的速度大于环月轨道上的速度,故C错误.
D、根据v=$\frac{2π(R+h)}{T}$可知,题目中已知探测器距地面的高度h,除了要知道探测器在环月圆轨道上的运行周期,还必须要知道月球的半径R,才能计算探测器的运行速度,由于月球的半径R不知,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 本题要熟悉卫星变轨原理,并能由此判定此过程中卫星机械能的变化关系,知道卫星轨道与周期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把火星和地球都视为质量均匀的球体,已知火星和地球两者的半径之比为p,又知火星表面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q,则火星和地球两者的密度之比为$\frac{q}{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T1=1天,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2=27.3天,已知地球半径R=6400km,同步卫星的高度h=3.6×104km,则月球到地心的距离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甲所示,将一弹性绳(质量不计)一端固定于竖直墙壁的O点,另一端系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一个物体,现此物体在一水平恒力F=50N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测出物体速度v随物体到O点的距离s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物体质量为5kg,弹性绳的自然长度为12m(弹性绳的伸长在弹性限度内,遵循胡克定律,不计空气阻力),则可知(  )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frac{25}{12}$N/m
B.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t=20s的速度为18m/s
C.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t=$\frac{20}{9}$s的速度为18m/s
D.物体在向右运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为2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表面光滑的立方体Q.一长为L的轻杆下端用光滑铰链连接于O点,O点固定于地面上,轻杆的上端连接着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P,P和Q的质量相等,小球靠在立方体左侧,杆竖直,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受到轻微扰动后P倒向右侧并推动Q.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小球和立方体分离前,当轻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 $\sqrt{gL(1-sinθ)}$
B.在小球和立方体分离前,当轻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时,立方体和小球的速度大小之比为sinθ
C.在小球和立方体分离前,小球所受的合外力一直对小球做正功
D.在落地前小球的机械能一直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a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A放在气垫导轨B上,C为位移传感器,它能将滑块A到传感器C的距离数据实时传送到计算机上,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滑块A的位移-时间(s-t)图象和速率-时间(v-t)图象.整个装置置于高度可调节的斜面上,斜面的长度为l、高度为h.

(1)现给滑块A一沿气垫导轨向上的初速度,A的v-t图线如图b所示,请说明摩擦力对滑块A运动的影响可以忽略(回答“可以忽略”或“不可以忽略”)并求出滑块A下滑时的加速度a=6m/s2(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此装置还可用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时通过改变h,可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成正比的关系;通过改变斜面高度h、滑块A的质量M及斜面的高度h,且使Mh不变,可验证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一质点从高处自由下落距离h后,落到倾角为45°的很长的光滑斜面上,与斜面发生多次碰撞,每次碰撞后沿斜面方向的分速度不变,垂直斜面的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第n次(n=1,2.3…)碰撞结束时质点速度的x分量和y分量;
(2)相邻两次碰撞之间的时间间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如图所示,在直角三角形ABC内分布着磁感应强度B=4×10-4T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三角形所在平面向外.在AB边上的D点有一粒子源向磁场区域内以不同的速率发射比荷$\frac{q}{m}$=2.5×105C/kg的带正电的粒子,粒子的发射速度均垂直于AB边,已知AB=3$\sqrt{3}$cm,AD=$\sqrt{3}$cm,∠A=$\frac{π}{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率v>$\sqrt{3}$m/s的粒子一定从AC边射出
B.速率v<$\sqrt{3}$m/s的粒子可能从AD之间射出
C.速率v<$\sqrt{3}$m/s的粒子可能从 BC边射出
D.速率v<$\sqrt{3}$m/s的粒子一定从DB之间射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是传送带装运煤块的示意图,传送带长L=6m,倾角θ=37°,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传送带的主动轮和从动轮半径相等,主动轮顶端与运煤车底板间的竖起高度H=1.8m,与运煤车车箱中心的水平距离x=1.2m.若以λ=100kg/s的速度把煤块放在传送带底端,煤块在传送带作用下的运动可视为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与传送带一起做匀速运动,到达主动轮时随轮一起匀速转动.已知煤块在轮的最高点恰好水平抛出并落在车箱中心,全过程传送带与轮间不打滑,煤块视为质点,g取10m/s2,sin 37°=0.6,cos 37°=0.8;求:
(1)传送带匀速运动的速度v及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半径R;
(2)动力轮带动传送带的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