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图甲给出的是利用游标卡尺测量某一物体长度时的示数,此示数应为  mm.图乙给出的是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金属丝直径时的示数,此示数应为  mm.
29.70、3.470.

试题分析:游标卡尺的固定刻度读数为29mm,游标尺上第14个刻度游标读数为0.05×14mm=0.70mm,所以最终读数为:29.70mm;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3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47.0mm=0.470mm,所以最终读数为:3.470mm.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4分) 下表是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所测的几组数据.

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F-x的图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一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将不同的钩码分别挂在竖直悬挂弹簧的下端,钩码重与相应的弹簧总长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钩码重(N)
0
3
6
9
12
弹簧总长(cm)
5.0
6.2
7.4
8.6
9.8

(1)请在图中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所受弹力F与弹簧总长L之间的关系图线;(3分)
(2)由实验图线得到弹簧弹力与弹簧长度之间的关系式为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3分)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
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B.用悬挂砝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竖直且在钩码静止时读数
C.用刻度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D.用几根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一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1)实验时调整好仪器,开始打点计时的时候,应先                ,然后                     
(2)为了测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秒表    B.天平    C.刻度尺    D.直流电源
(3)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了点迹清晰、连续的3个点,用刻度尺测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x1和x2,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 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81 m/s2.下列A、B、C、D四组数据中,正确的一组是       
A.51.0mm,55.8mm      B.49.0mm,52.9mm
C.45.1mm,52.8mm      D.50.5mm,51.7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实验前必须平衡摩擦力。
(1)某同学平衡摩擦力时是这样操作的:将小车静止地放在水平长木板上,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慢慢垫高,如图乙,直到小车由静止开始沿木板向下滑动为止。请问这位同学的操作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应当如何进行?答:                            

(2)如果这位同学先如(1)中的操作,然后不断改变对小车的拉力F,他得到M(小车质量)保持不变情况下的a-F图线是下图中的        (将选项代号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3)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f=50Hz。下图是某同学在正确操作下获得的一条纸带,A、B、C、D、E每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若用s1、s2、s3、s4以及f来表示小车加速度,则其计算式:a=                。根据纸带所提供的数据,算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Ⅰ(8分)实验室常用的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用的是______(填“直流”、“交流”)     V电源.某次实验连续打了一系列点的纸带如下图,由此可以判断,这段纸带的运动属于__________(填“匀速”、“匀变速”)直线运动,纸带上AB 段运动的时间 t=______ s,AB 段的平均速度______ 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下图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
⑴比较这两种方案,___________(填“甲”或“乙”)方案好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图(丙)是该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得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0.1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该纸带是采用__________(填“甲”或“乙”)实验方案得到的。

⑶图(丁)是采用(甲)方案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在计算图中N点速度时,几位同学分别用下列不同的方法进行,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同学们利用电磁(或电火花)式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迹,由此研究小车的运动情况。(以下有关计算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           (选填“交流电”或者“直流电”)。
(2)下图是在实验中的一条纸带示意图, 图中O、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两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则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s。

(3)根据测量数据,计算B点瞬时速度vB=______ m/s。
(4)由此你能判断小车的运动的情况是                   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