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精英家教网(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放出β粒子后,转变成的新核所对应的元素是原来的同位素
B.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玻尔在研究原子结构中引进了量子化的观念
D.氢原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要吸收任意频率的光子
(2)质量M=0.6kg的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水面上,如图所示,当t=0时,两个质量都为m=0.2kg的小物体A和B,分别从小车的左端和右端以水平速度v1=0.5m/s和v2=2m/s同时冲上小车,当它们相对于小车停止滑动时,没有相碰.求A、B两物体在车上都停止滑动时车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分析:(1)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类原子.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确定新核与旧核是否是同位素.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玻尔在研究原子结构中引进了量子化的观念.氢原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吸收的能量只能等于初末能级之差.
(2)两个小物体滑上小车后,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系统的总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求解A、B两物体在车上都停止滑动时车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解答:解:(1)A、β粒子的符号是
 
0
-1
e,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得知,原子核放出β粒子后,新核与旧核的质量数相同,而质子数多一个,新核与旧核不可能是同位素.故A错误.
B、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提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故B正确.
C、玻尔在研究原子结构中引进了量子化的观念,提出了玻尔的原子模型.故C正确.
D、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吸收的频率光子不是任意的,必须满足hγ=E-E.故D错误.
故选BC 
(2)设物体A和B相对于车停止滑动时,车速为v,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m(v1-v2)=(M+2m)v
得  v
m(v1-v2)
M+2m
=-0.3 m/s,方向向左
答:(1)BC;
(2)A、B两物体在车上都停止滑动时车速度的大小是0.3 m/s,方向向左.
点评:第1题中玻尔的理论是学习的重点,也是考试的热点,要理解并牢固掌握.对于物块在小车上,往往动量守恒,有时还用到能量守恒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BC

A.X射线是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辐射出的
B.一群处于n=3能级激发态的氢原子,自发跃迁时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C.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原子序数增加1
D.
 
235
92
U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着地球环境的不断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
(2)如图,两磁铁各固定放在一辆小车上,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已知甲车和磁铁的总质量为0.5kg,乙车和磁铁的总质量为1.0kg.两磁铁的N极相对.推动一下,使两车相向运动.某时刻甲的速率为2m/s,乙的速率为3m/s,方向与甲相反.两车运动过程中始终未相碰,则两车最近时,乙的速度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选修模块3-5)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康普顿效应进一步证实了光的波动特性
B.为了解释黑体辐射规律,普朗克提出电磁辐射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C.经典物理学不能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
D.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与化学、物理状态有关
(2)
 
234
90
TH是不稳定的,能自发的发生衰变.
①完成
 
234
90
TH衰变反应方程
 
234
90
TH→
 
234
91
Pa+
 

 
234
90
TH衰变为
 
222
86
Rn,经过
 
次α衰变,
 
次β衰变.
(3)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质子.科学研究表明其核反应过程是:α粒子轰击静止的氮核后形成了不稳定的复核,复核发生衰变放出质子,变成氧核.设α粒子质量为m1,初速度为v0,氮核质量为m2,质子质量为m0,氧核的质量为m3,不考虑相对论效应.
①α粒子轰击氮核形成不稳定复核的瞬间,复核的速度为多大?
②求此过程中释放的核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南通二模)A.(选修模块3-3)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
AC

A.同种物质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
B.从微观角度看,气体的压强仅取决于分子的平均动能
C.液体具有流动性,说明液体分子间作用力比固体分子间作用力小
D.物体的内能只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2)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因此具有相互作用的能量叫表面张力能.水泼到桌面上,我们看到水马上就会收缩,在收缩过程中,水的表面张力做
(选填“正”或“负”)功,表面张力能
减小
减小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先后经过等压、等容和等温过程完成一个循环,A、B、C状态参量如图所示,气体在状态A的温度为27℃,求:
①气体在状态B的温度TB
②气体从A→B→C状态变化过程中与外界交换的热量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选修模块3-4)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横波
B.麦克斯韦用实验方法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C.从接收到的高频信号中还原出所携带的声音或图象信号的过程称为调制
D.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指出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2)如图1所示是光从介质 1 进入介质 2 的折射情况,根据光路图可知:光在介质中1的速率
 
在介质中2的速率(选填“>”、“=”或“<”);若介质2是空气(视为真空),则在此界面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的正弦值为
 
(用θ1、θ2表示)
(3)如图2所示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波的传播速度v=2m/s,则x=0.5m处质点在0.5s时的位移为
 
cm,x=0m处的质点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