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多用电表是实验室和生产实际中常用的仪器。
        
(1)如图甲所示是一个多用电表的内部电路图,在进行电阻测量时,应将S拨到______或______位置;在进行电压测量时,应将S拨到______或______位置。
(2)一多用电表的电阻挡有三个倍率,分别是“×1”、“×10”、“×100”。用“×10”挡测量某电阻时,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到_______挡。如果换挡后立即用表笔连接待测电阻进行读数,那么缺少的步骤是____________,若补上该步骤后测量,表盘的示数如图乙,则该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

(1)3或4  5或6 (2) 红黑表笔短接,进行欧姆调零 2.2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欧姆表的原理知,在进行电阻测量时应将选择开关S拨到3或4位置;根据电压表的改装原理知在进行电压测量时,应将S拨到5或6位置;(2)用“×10”挡测量某电阻时,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说明待测电阻的阻值偏大,应换到挡,换挡后需要红黑表笔短接,重新进行欧姆调零,读数为2.2
考点:电流表的改装 万用表的使用 欧姆表的读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减小实验误差,长木板应水平放置
B.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可以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整数倍增加
C.小车在橡皮筋拉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橡皮筋恢复原长后小车做匀速运动
D.应选择纸带上点距均匀的一段计算小车的速度
(2)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正确说法是           。
①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②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③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④小车未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分)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
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依次为光源、透镜、 M  N  P 、遮光筒、毛玻璃、放大镜。如图所示。

(1)M、N、P三个光学元件依次为    
A.滤光片 、单缝、双缝      B.单缝 、滤光片、双缝
C.单缝 、双缝、滤光片      D.滤光片 、双缝、单缝
(2)对于某种单色光,为增加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可采取的方法有    
A.减小双缝间距离             B.增大双缝间距离
C.减小双缝到屏的距离        D.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3)如果测得双缝与屏的距离为L,双缝间距为d,相邻两条亮纹中心间的距离为△x,写出计算波长λ的表达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某中学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

(1)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

A.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B.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
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先后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再释放小车。把第1次只挂1条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第2次挂2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2W,……;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而获得的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根据第4次实验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的点皆为计时点)求得小车获得的速度为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分)某兴趣小组想通过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探究“合外力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开始前,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①W∝,②W∝v,③W∝v2。他们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PQ为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在Q处固定一个速度传感器(用来测量物体每次通过Q点时的速度),每次实验,物体从不同初始位置处由静止释放。

同学们设计了以下表格来记录实验数据。其中L1、L2、L3、L4…代表物体分别从不同初始位置处无初速释放时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v1、v2、v3、v4…表示物体每次通过Q点的速度。

实验次数
1
2
3
4

L
L1
L2
L3
L4

v
v1
v2
v3
v4

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L-v图象,并得出结论W∝v2。他们的做法   (填“是”或“不”)合适,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建议:                   
在此实验中,木板与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_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探究出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分)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实验中,小车拖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从中确定五个记数点,每相邻两个记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相邻两个记数点间时间间隔是      s,用米尺测量出的数据如图所示。则小车在C点的速度vC =        m/s,小车运动的平均加速度a =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F1和F2表示两个互成角度的力,F’表示由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的合力,F表示根据“等效性”通过实验得到的合力,则图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图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了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这条纸带上的点两端较密、中间较稀疏但间隔不均匀。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A.打点时间间隔不恒定
B.木板倾斜程度太大
C.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斜角太小
D.小车受到的阻力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右图为双缝干涉的实验示意图,光源发出的光经滤光片成为单色光,然后通过单缝和双缝,在光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若要使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大,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   )

A.将光屏移近双缝 B.更换滤光片,改用波长更长的单色光
C.减小双缝的间距 D.将光源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