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分)某兴趣小组想通过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探究“合外力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开始前,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①W∝,②W∝v,③W∝v2。他们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PQ为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在Q处固定一个速度传感器(用来测量物体每次通过Q点时的速度),每次实验,物体从不同初始位置处由静止释放。

同学们设计了以下表格来记录实验数据。其中L1、L2、L3、L4…代表物体分别从不同初始位置处无初速释放时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v1、v2、v3、v4…表示物体每次通过Q点的速度。

实验次数
1
2
3
4

L
L1
L2
L3
L4

v
v1
v2
v3
v4

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L-v图象,并得出结论W∝v2。他们的做法   (填“是”或“不”)合适,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建议:                   
在此实验中,木板与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_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探究出的结果。

不合适 应进一步画L-v2图象 不会

解析试题分析:他们的做法不合适,因为如图乙所示的L-v图象是一条曲线,只能说明W∝v不成正比,应进一步绘制L∝v2图象,若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才能说明L-v2图象;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知,物体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合外力的功为,故只需画出L-v2图象为一条倾斜的直线,就可以判定L-v2图象,故在此实验中,木板与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不会”影响探究出的结果。
考点:实验探究“合外力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分)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可以做一些力学实验。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此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必须平衡摩擦力
B.利用此装置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并用图象法处理数据时,如果画出的a—Μ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就可以确定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C.利用此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应将放置打点计时器的那端木板适当垫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平衡摩擦力
D.利用此装置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若用钩码的重力代替绳子对小车的拉力,应让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
(2)一学生在利用此装置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 得到a~F关系图象如右图所示,则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设计一个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6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并测得各相邻计数点间距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_________段来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____________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格填“AB”或 “BC”或“CD”或“DE”).
(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kg,小车B的质量.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总动量=____________kg·m/s;碰后总动量=____________kg·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分)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

(1)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
                      ;②                       
(2)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取连续的六个打点A、B、C、D、E、F为
计数点,测得点A到B、C、D、E、F的距离分别为h1、h2、h3、h4、h5.若打点的频率
为f,则打E点时重物速度的表达式为vE =        ;若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
度数值,并在坐标系中画出速度的二次方(v2)与距离(h)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
则重力加速度g=        m/s2
(3)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为9.8m/s2,你认为该同学测量值存在偏差的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A:木板水平固定,通过弹簧秤水平拉动木块,如图(a)所示;方案B:木块固定,通过细线水平拉动木板,如图(b)所示。

(1)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案是         ,原因是        
(2)该实验中应测量的物理量是         
(3)除了实验必需的弹簧秤、木板、木块、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质量为200g的配重若干个。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配重,改变木块对木板的正压力(g=9.8m/s2),并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配重(个数)
0
1
2
3
4
弹簧秤读数(N)
0.50
1.00
1.50
1.90
2.50
测木块重(N)
2.00
请根据上述数据在图给出的坐标纸上作出木块所受摩擦力和压力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测出木板和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多用电表是实验室和生产实际中常用的仪器。
        
(1)如图甲所示是一个多用电表的内部电路图,在进行电阻测量时,应将S拨到______或______位置;在进行电压测量时,应将S拨到______或______位置。
(2)一多用电表的电阻挡有三个倍率,分别是“×1”、“×10”、“×100”。用“×10”挡测量某电阻时,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到_______挡。如果换挡后立即用表笔连接待测电阻进行读数,那么缺少的步骤是____________,若补上该步骤后测量,表盘的示数如图乙,则该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

(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          时,可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2)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利用下图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 在通用技术课上,某小组在组装潜艇模型时,需要一枚截面为外方内圆的小螺母,如图所示。现需要精确测量小螺母的内径时,应该用如图 (甲)中游标卡尺的A、B、C三部分的     部分来进行测量(填代号).

(2)如图 (乙)中玻璃管的内径d=             mm.

(3)在测量过程中,某同学在小螺母中空部分360º范围内选取不同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分)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中。
⑴金属丝的直径用螺旋测微器测得,从图中读出该金属丝的直径d=       mm;

⑵为了测量其电阻Rx的阻值,实验室提供如下实验器材:

A.待测电阻Rx(约100Ω)
B.电动势E=6V,内阻很小的直流电源
C.量程50mA,内阻约为50Ω的电流表
D.量程0.6A,内阻约为0.2Ω的电流表
E.量程6V,内阻约为15kΩ的电压表     
F.最大阻值15Ω,最大允许电流1A的滑线变阻器
G.最大阻值15kΩ,最大允许电流0.5A的滑线变阻器   
H.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①为了操作方便,且能比较精确地测量金属丝的电阻值,电流表选用     、滑线变阻器选用     (填写选用器材前的序号即可);
②请根据所选用的实验器材,尽可能减小实验误差,设计测量电阻的电路,并在方框中画出电路图;

⑶若另有一只待测电阻,无论用电流表内接还是外接,测量误差较为接近,有一位同学为了消除因电表内阻所带来的系统误差,他用两只相同的电压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测量电路,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按电路图连接好实验器材;
②闭合电键S1,电键S2处于断开状态,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电流表示数I;
③再闭合S2,调节变阻器R,使电流表的电流仍为步骤②的电流I,此时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1与电压表的示数U2
用上述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待测电阻的计算式为Rx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