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如图甲所示,一竖直平面内的轨道由粗糙斜面AD和光滑圆轨道DCE组成,AD与DCE相切于D点,C为圆轨道的最低点,将一小物块置于轨道ADC上离地面高为H处由静止释放,用压力传感器测出其经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N,改变H的大小,可测出相应的N的大小,N随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折线PQI所示(PQ与QI两直线相连接于Q点),QI反向延长交纵轴于F点(0,5.8N),重力加速度g取lm/s2,求:

(1)图线上的PQ段是对应物块在哪段轨道上由静止释放(无需说明理由)?并求出小物块的质量m;
(2)圆轨道的半径R、轨道DC所对应的圆心角θ;
(3)小物块与斜面AD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分析 (1)从图象得到H=0时的弹力,即为物体的重力,从而得到物体的质量m;
(2)结合图象可以得到当H=0.2m时,物体恰好在斜面最低点,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向心力公式联立列式求解出圆轨道的半径R,然后可根据几何关系得到轨道DC所对圆心角;
(3)对滑块从最高点到C点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列式,再对最低点运用向心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列式,联立后求解出弹力的一般表达式,再根据图象求解出动摩擦因数.

解答 解:(1)对应物块在DC轨道上运动,由图线可知,H=0时静止于P点,则 N=mg=5N,得 m=0.5kg.
(2)当物块在圆轨道DC上运动时由动能定理得
   mgH=$\frac{1}{2}$mv2
解得 v=$\sqrt{2gH}$                             ①
由向心力公式得 N-mg=m$\frac{{v}^{2}}{R}$       ②
由①、②式可得N=m$\frac{{v}^{2}}{R}$+mg=$\frac{2mg}{R}$H+mg;
由图象斜率可知 $\frac{2mg}{R}$=10  得 R=1m
据分析图象中的PQ部分对应光滑轨道DC段,D点离开地面的高度
  HD=R(1-cosθ)=1×(1-cosθ)=0.2
解得 θ=37°.
(3)当物块由斜面上滑下时由动能定理得
   mgH-μmgcosθ$\frac{(H-0.2)}{sinθ}$=$\frac{1}{2}$mv2   ③
③式代入向心力公式 N-mg=m$\frac{{v}^{2}}{R}$
得 N=m$\frac{{v}^{2}}{R}$+mg=$\frac{2mg-\frac{8}{3}μmg}{R}$H+$\frac{1.6}{3}$μmg+mg
结合QI曲线知 $\frac{1.6}{3}$μmg+mg=5.8
解得 μ=0.3.
答:
(1)小物块的质量m为0.5kg.
(2)圆轨道的半径及轨道DC所对圆心角37°.
(3)小物块与斜面AD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3.

点评 本题关键是对分析清楚滑块的各个运动过程,把握每个过程和状态的物理规律,然后运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得到表达式,再研究图象的物理意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用理想变压器给电灯L供电,如果只增加副线圈匝数,其它条件不变,则(  )
A.电灯L亮度减小B.变压器输入功率不变
C.电压表示数不变D.电流表示数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关于布朗运动和分子的热运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热运动
B.布朗运动表明组成固体小颗粒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
D.物体运动的速率越大,其内部的分子热运动就越激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如图所示,真空中固定两个等量异号点电荷+Q、-Q,图中O是两电荷连线中点,a、b两点与+Q的距离相等,c、d是两电荷连线垂直平分线上的两点,bcd构成一等腰三角形,a、e两点关于O点对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的电势相同
B.a、e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C.将电子由c沿cd边移到d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
D.质子在b点的电势能比在O点的电势能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如图所示,滑块以初速度v0滑上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到达最高点后又返回到出发点.则能大致反映滑块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v、加速度a、动能Ek、重力对滑块所做的功W与时间t或位移x关系的是(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为了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一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M为带光滑滑轮的小车的质量,m为砂和砂桶的质量.(滑轮质量不计)

(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BCD.
A.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B.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C.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打出几条纸带
E.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
(2)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两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1.3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象是一条直线,图线与横坐标的夹角为θ,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D.
A.2tanθ         B.$\frac{1}{tanθ}$          C.k            D.$\frac{2}{k}$
(4)另一同学用该装置实验时忘记平衡摩擦力,根据实验数据做出了如图丙两个a-F图象如图所示,正确的是B;已知图线与横轴的交点为F0,则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F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物体从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已知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V(斜面固定不动),则可以求出(  )
A.斜面的高度B.斜面的倾角
C.下滑过程的中间时刻的速度D.经过斜面中点时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用刻度尺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的频率为50Hz.求:

该小车的加速度a=0.2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平衡摩擦力后,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上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的实验数据如表:
砝码的总重力F(N)0.1960.3920.5880.7840.980
加速度a(m•s-20.691.181.662.182.70
请根据该组实验数据在如图丙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a--F的关系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现提供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的做法是C;
A.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B.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C.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D.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2)某学生在平衡摩擦力时,使得长木板倾角偏大,图2中能正确反映他所得到的a-F关系图线是C;(图中a是小车的加速度,F是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
(3)消除小车与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后,要用钩码总重力代替小车所受的拉力,此时钩码质量m与小车总质量M之间应满足的关系为m<<M;
(4)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f=50Hz.图3是某同学在正确操作下获得的一条纸带,依次选取计数点A、B、C、D、E,每两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根据纸带所提供的数据,算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6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