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为了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一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M为带光滑滑轮的小车的质量,m为砂和砂桶的质量.(滑轮质量不计)

(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BCD.
A.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B.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C.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打出几条纸带
E.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
(2)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两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1.3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象是一条直线,图线与横坐标的夹角为θ,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D.
A.2tanθ         B.$\frac{1}{tanθ}$          C.k            D.$\frac{2}{k}$
(4)另一同学用该装置实验时忘记平衡摩擦力,根据实验数据做出了如图丙两个a-F图象如图所示,正确的是B;已知图线与横轴的交点为F0,则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F0

分析 (1)该实验不需要测量沙及沙桶的质量,绳子的拉力由弹簧秤直接测量,不需要满足沙及沙桶的质量远小于木块.
(2)根据逐差法可求得加速度;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a与F的关系式,结合关系式得出正确的图线.
(4)根据加速度等于零求出弹簧的拉力,从而求出此时的滑动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式,从而得出正确的图象.

解答 解:(1)A、物体M受到的力可由力计读出,故砂和砂桶的质量可以不用测出;故A错误;
B、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是需要进行的操作,因为这样物体M受到的合力就不考虑摩擦力了;故B正确;
C、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需要操作的;故C正确;
D、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打出几条纸带,是用来外力大小的,故也是需要进行的操作;故D正确;
E、因为外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测力计读出,故不需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故E错误;
所以需要进行的操作是BCD;
(2)小车的加速度a=$\frac{(3.8+3.3+2.8)-(2.3+1.9+1.4)}{3×3×0.0{2}^{2}}$=130cm/s2=1.3m/s2
(3)因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为纵坐标,故$\frac{a}{F}$=k,故F=$\frac{a}{k}$,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得,小车的质量为m=$\frac{{F}_{合}}{a}$=$\frac{2F}{a}$=$\frac{2}{k}$,选项D正确;
(4)小车所受的拉力等于2倍的弹簧秤拉力,可以直接测量得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F-f=ma,解得:a=$\frac{2F-f}{m}$=$\frac{2}{m}F$-$\frac{f}{m}$,故正确的图线是B.当弹簧拉力为F0时,小车开始滑动,可知滑动摩擦力f=2F0
故答案为:(1)BCD; (2)1.3;(3)D; (4)2F0

点评 本题实验源于课本实验,但是又不同于课本实验,关键要理解实验的原理,注意该实验不需要测量砂及沙桶的质量,也不需要保证沙及沙桶的质量远小于木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5.一足够高的内壁光滑的导热气缸竖直地浸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水槽中,用不计质量的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图所示.开始时,气体的体积为2.0×10-3m3,现缓慢地在活塞上倒上一定量的细沙,活塞静止时气体的体积恰好变为原来的一半,然后将气缸移出水槽,缓慢加热,使气体温度变为137℃(大气压强为1.0×105Pa).
(1)求气缸内气体最终的压强;
(2)求气缸内气体最终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两个共点力F1、F2大小不同,它们的合力大小为F,则(  )
A.F1、F2同时增大一倍,F也增大一倍
B.F1、F2同时增加10 N,F也增加10 N
C.若F1、F2中的一个增大,F不一定增大
D.F1增加10 N,F2减少10 N,F一定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用竖直向上大小为30N的力F,将2kg的物体由沙坑表面静止提升1m时撤去力F,经一段时间后,物体落人沙坑,测得落入沙坑的深度为20cm.若忽略空气阻力,g取10m/s2.则物体克服沙坑的阻力所做的功为(  )
A.20 JB.24 JC.34 JD.54 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0.如图甲所示,一竖直平面内的轨道由粗糙斜面AD和光滑圆轨道DCE组成,AD与DCE相切于D点,C为圆轨道的最低点,将一小物块置于轨道ADC上离地面高为H处由静止释放,用压力传感器测出其经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N,改变H的大小,可测出相应的N的大小,N随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折线PQI所示(PQ与QI两直线相连接于Q点),QI反向延长交纵轴于F点(0,5.8N),重力加速度g取lm/s2,求:

(1)图线上的PQ段是对应物块在哪段轨道上由静止释放(无需说明理由)?并求出小物块的质量m;
(2)圆轨道的半径R、轨道DC所对应的圆心角θ;
(3)小物块与斜面AD间的动摩擦因数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两个小球分别带有电荷量+2Q和-Q,两球连线上各点的电势φ与距正电荷距离x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由下图图中的哪一个最恰当地表示出来(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在直角坐标系xOy中,A(-0.3,0)、C是x轴上的两点,P点的坐标为(0,0.3).在第二象限内以D(-0.3,0.3)为圆心、0.3m为半径的$\frac{1}{4}$圆形区域内,分布着方向垂直xOy平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1T 的匀强磁场;在第一象限三角形OPC之外的区域,分布着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现有大量质量为m=3×10-9kg、电荷量为q=1×10-4C的相同粒子,从A点平行xOy平面以相同速率、沿不同方向射向磁场区域,其中沿AD方向射入的粒子恰好从P点进入电场,经电场后恰好通过C点.已知α=37°,不考虑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及其重力,求:
(1)粒子的初速度大小和电场强度E的大小;
(2)粒子穿越x正半轴的最大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中,1、2、3三条虚线表示三个等势面,a、b是两等势面上的两点.现将一带正电的粒子从a点移动到b点,在这个过程中(  )
A.电场力对带电粒子做负功B.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
C.带电粒子的电势能增加D.带电粒子的电势能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过程是这样的:设法使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在正下方的盘子里,当听到水滴到盘子里的声音时恰有一滴水离开水龙头,而空中还有一滴水,从听到水碰盘子响声时启动秒表并从1开始数数,测出连续听到n次水击盘声的总时间为t,用刻度尺量出水龙头口到盘子的高度差为h,即可算出重力加速度为$\frac{h(n-1)_{\;}^{2}}{2{t}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