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将自由落体运动分成时间相等的4段,物体通过最后1段时间下落的高度为56m,那么物体下落的第1段时间所下落的高度为(  )
A.3.5mB.7mC.8mD.16m
解析:因为自由落体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所以满足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比比例式S1:S2:S3:S4=1:3:5:7
则:
s1
s4
=
1
7

当s4=56m时,s1=8m.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自由下落的物体,从开始起通过连续的三段位移的时间之比是1:1:1,则这三段位移之比为(  )
A.1:2:3B.1:3:5C.1:4:9D.1:8: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照片中轨迹长度与实际长度相等).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拍摄时用的曝光时间为
1
1000
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  )
A.20mB.10mC.6.5cmD.4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物体由屋顶自由下落,经过最后2m所用的时间为0.2s,则屋顶的高度为(g=10m/s2)(  )
A.7.05mB.7mC.5mD.6.0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多选题

为了测出楼房的高度,让一石块从楼顶自由下落,除了知道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以外,还需要知道下述哪个量(  )
A.第1s的末速度B.第1s内的位移
C.最后1s末的速度D.最后1s内的位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让一轻一重两块石子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则关于石头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的石块落地快,先着地
B.轻的石块落地快,先着地
C.在着地前的任一时刻,两石块具有相同的速度、加速度、位移
D.在下落这段时间里,重的石块的平均速度比轻的石块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多选题

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龙头(刚滴出的水滴速度为零)在平行光源的照射下,可以观察到一种奇特的现象:只要耐心地缓慢调节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在适当的情况下,看到的水滴好象都静止在各自固定的位置不动(如图中A、B、C、D所示,右边数值的单位是cm).要出现这一现象,取g=10m/s2,所用光源应满足的条件是(  )
A.普通白炽灯光源
B.频闪发光,间隔时间为1.4s
C.频闪发光,间隔时间为0.14s
D.频闪发光,间隔时间为0.20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一物体在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中(  )
A.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B.加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C.加速度不断变化
D.位移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的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为很多个小段,每一小段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下面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 )
A.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过程中,控制物体的质量不变,研究物体的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B.在计算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时,若电荷量分布对计算影响很小,可将带电体看作点电荷
C.在求两个力的合力是,如果把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两个力的合力
D.在探究弹簧弹性势能表达式的过程中,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在每一小段内认为弹簧的弹力是恒力,然后把每一小段弹力所做的功相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