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甲)是t=3s时的波形图,图(乙)是波中某质点P的振动图象,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质点P在t=3s时沿y轴负方向振动B.质点P在t=3s时的速度为零
C.质点P的平衡位置坐标可能是x=4cmD.该简谐波的波速为1m/s

分析 根据振动图象切线的斜率等于速度,分析质点P在t=3s的速度大小和方向.运用波形平移法判断甲图上质点的状态,从而确定质点P可能的位置.分别读出波长和周期,即可求得波速.

解答 解:A、由图乙知,t=3s时图象切线的斜率为正值,说明质点P此时正沿y轴正方向振动,故A错误.
B、由图乙知,t=3s时质点P的位移为0,正通过平衡位置,速度最大,故B错误.
C、由图甲知,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x=4cm处的质点正通过平衡位置向上,与质点P在t=3s时的状态相同,所以质点P的平衡位置坐标可能是x=4cm,故C正确.
D、由甲读出波长λ=4cm,由图乙读出周期T=4s,则该波的波速v=$\frac{λ}{T}$=1cm/s.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基本的读图能力,由波动图象读出波长,由波的传播方向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由振动图象读出周期,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等等都是基本功,要加强训练,熟练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质点以坐标原点O为中心位置在y轴上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振动在介质中产生的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1.0m/s,起振后0.3s此质点立即停止运动,再经过0.1s后的波形图为(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安培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通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方向与磁场方向、电流方向都有关系,图中正确反映三者关系的有(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B.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C.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内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D.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图(a)为一列机械波在t=2s时的波形图,图(b)为介质中平衡位置在x=1.5c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象,P是平衡位置为x=2cm的质点.则该列机械波的波速为5×10-3m/s,在0~2s时间内,P点运动的路程为8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所示,用细管连接A、B两个绝热的气缸,细管中有一可以自由移动的绝热活塞M,细管容积不计.A、B中分别装有完全相同的理想气体,初态的体积均为V1=1.0×10-2m3,压强均为p1=1.0×105Pa,温度和环境温度相同且均为t1=27℃,A中导热活塞N的横截面积SA=500cm2.现缓缓加热B中气体,保持A气体的温度不变,同时给N施加水平向右的推力,使活塞M的位置始终保持不变.稳定时,推力F=$\frac{5}{3}$×103N,外界大气压p0=1.0×105Pa,不计活塞与缸壁间的摩擦.求:
(1)A中气体的压强;
(2)活塞N向右移动的距离;
(3)B中气体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A和B两小车,质量分别为m1、m2,A车上有一质量为m3的人,开始时两车和人均静止.现人以速度v0向右跳上B车,并与B车保持相对静止,则人跳离A车后,A车的速度大小为$\frac{{m}_{3}}{{m}_{1}}{v}_{0}$;人跳上B车后,A、B两车的速度大小之比为$\frac{{m}_{3}+{m}_{2}}{{m}_{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小球质量为m,人的质量为小球质量的17倍,人站在光滑的冰面上推球,小球以速率v滑向正前方的固定挡板,小球被挡板阻挡后按原速率返回,人接到球后再以原速率将球推向挡板.若第一次推球前人和球都是静止的,问人推球多少次后不能再接到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甲,一电流强度为I的通电直导线在其中垂线上A点处的磁感应强度B∝$\frac{I}{r}$,式中r是A点到直导线的距离.在图乙中是一电流强度为I的通电圆环,O是圆环的圆心,圆环的半径为R,B是圆环轴线上的一点,OB间的距离是r0,请你猜测B点处的磁感应强度是(  )
A.B∝$\frac{{{R^2}I}}{r_0^3}$B.B∝$\frac{I}{({R}^{2}+{{r}_{0}}^{2})^{\frac{3}{2}}}$
C.B∝$\frac{{R}^{2}I}{({R}^{2}+{{r}_{0}}^{2})^{\frac{3}{2}}}$D.B∝$\frac{{{r}_{0}}^{2}I}{({R}^{2}+{{r}_{0}}^{2})^{\frac{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