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

(1)比较这两种方案,     (填“甲”或“乙”)方案好些,理由是              

(2)如图是该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得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中所示,已知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0.1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该纸带是采用       (填“甲”或“乙”)实验方案得到的.简要写出判断依据                  

(1)  甲    , 

 因为这个方案摩擦力小,误差小,操作方便,实验器材少

能答到关键点“摩擦力小”给2分否则给1分 

(2)a=4.8m/s2  4.7~4.9m/s2  都给分,单位错给0分

    乙  因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小很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图l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

(1)比较这两种方案,
(填“甲”或“乙”)方案好些,理由是
因为这个方案摩擦阻力较小,误差小,操作方便,实验器材少
因为这个方案摩擦阻力较小,误差小,操作方便,实验器材少

(2)如图2是该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得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中所示,已知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0.1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4.8m/s2
4.8m/s2
;该纸带是采用
(填“甲”或“乙”)实验方案得到的.简要写出判断依据
因a远小于g,故为斜面上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因a远小于g,故为斜面上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3)如图3是采用(甲)方案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在计算图中N点速度时,几位同学分别用下列不同的方法进行,其中正确的是
C
C

A.vN=gnT
B.vN=
sn+sn+1
2T

C.vN=
dn+1-dn-1
2T

D.vN=g(n-1)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9?湛江二模)如图所示,M为固定在桌面上的L形木块,圆槽轨道半径为R,abcd为3/4圆周的光滑轨道,a为轨道的最高点,de面水平且有较长长度.今将质量为m的小球在d点的正上方高h处释放,让其自由下落到d处切入轨道运动.某同学提出以下两个观点:
(1)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当h=R时,小球恰好可以通过a点;
(2)适当调节高度h,则可以使小球通过a点之后落在de之间的任何位置.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的观点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提出你的观点并加以论证,写出推证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M为固定在桌面上的L形木块,圆半径为R,abcd为3/4圆周的光滑轨道,a为轨道的最高点,de面水平且有较长长度。今将质量为m的小球在d点的正上方高h处释放,让其自由下落到d处切入轨道运动,X同学提出以下两个观点:

(1)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当h=R时,小球恰好可以通过a点;

(2)适当调节高度h,则可以使小球通过a点之后落在de之间任何位置;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的观点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提出你的观点并加以论证,写出推证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M为固定在桌面上的L形木块,圆半径为R,abcd为3/4圆周的光滑轨道,a为轨道的最高点,de面水平且有较长长度。今将质量为m的小球在d点的正上方高h处释放,让其自由下落到d处切入轨道运动,X同学提出以下两个观点:

(1)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当h=R时,小球恰好可以通过a点;

(2)适当调节高度h,则可以使小球通过a点之后落在de之间任何位置;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的观点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提出你的观点并加以论证,写出推证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