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密度大于液体密度的固体颗粒,在液体中竖直下沉,但随着下沉速度变大,固体所受的阻力也变大,故下沉到一定深度后,固体颗粒就会匀速下沉。该实验是研究球形固体颗粒在水中竖直匀速下沉的速度与哪些量有关的实验,实验数据的记录如下表:(水的密度为kg/m3
次序
固体球的半径r(m)
固体的密度ρ(kg/m3)
匀速下沉的速度v(m/s)
1


0.55
2


2.20
3


4.95
4


1.10
5


4.40
6


1.65
7


6.60
小题1:我们假定下沉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根据以上实验数据,你可以推得球形固体在水中匀速下沉的速度还与       有关,其关系式是           。(比例系数可用表示)
小题2:对匀速下沉的固体球作受力分析,固体球受到浮力(浮力大小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重力(球体积公式V=计算)、匀速下沉时球受到的阻力。可写出的关系式为          。(分析和推导过程不必写)

小题1:
小题2:

小题1: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球形固体在水中匀速下沉时的速度还与有关,其关系式为
小题2:匀速下沉时,由平衡条件可知重力等于固体球所受的浮力加球所受的阻力,所以,把固体球的质量代入上式,结合可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18分)
(1)如图9所示为“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

①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本实验要求的是        。 (选填选项前面的字母)
A.入射球比靶球质量大或者小均可,但二者的赢径必须相同
B.在同一组实验的不同碰撞中,每次入射球必须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C.安装轨道时末端必须水平
D.需要的测量仪器有天平和刻度尺
②实验中记录了轨道末端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为O点,经多次释放入射球,在记录纸上找到了两球的平均落点位置MPN,并测得它们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已知入射球的质量为,靶球的量为,如果测得近似等于       ,则可认为成功验证了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2)用一段长为80cm的金属丝做“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
①用多用表粗测电阻丝的电阻,结果如图10所示,由此可知电阻丝电阻的测量值约为
       

②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结果如图11所示,由此可知金属丝直径的测量结果为
      mm。

③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金属丝的电阻时,提供下列供选择的器材:
A.直流电源(电动势约为4.5V,内阻很小)
B.电压表(量程0~3V,内阻约3k)
C.电压表(量程0~15V,内阻约15k)
D.电流表(量程0~0.6A,内阻约0.125)
E.电流表(量程0~3A,内阻约0.025)
F.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5,最大允许电流1A)
G.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0,最大允许电流2A)
H.开关、导线。
要求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在供选择的器材中,电流表应选择     ,电压表应选择     ,滑动变阻器应选择     。(填字母代号)
④根据上面选择器材,完成图12中实验电路的连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6分)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TOA、TOB和TOC,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___________
A.钩码的个数N1=N2=2,N3=4
B.钩码的个数N1=N3=3,N2=4
C.钩码的个数N1=N2=N3=4
D.钩码的个数N1=3,N2=4,N3=5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应该做好三个方面的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1)了解实验仪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工作条件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前提,通过对实验仪器的观察,掌握新仪器的使用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实验能力。
(2)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
①在如下实验步骤中,正确合理的排列顺序为         
A.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B.安好纸带
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D.接通220V交流电源
E.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
②在安放纸带时,要检查墨粉纸盘是否已经正确地套在   ,还要检查     是否夹在两条纸带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在“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实验中,橡皮条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O点,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必须记录弹簧秤拉力的方向
B.在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的刻度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的拉力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节点拉到O点
D.实验中,把橡皮条节点拉到O点时,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应取90°不变,以便于计算合力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均正确。甲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功和速度的关系图线,即图,如图8甲所示,并由此图线得出“功与速度的平方一定成正比”的结论。乙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功与速度平方的关系图线,即图,如图8乙所示,并由此也得出“功与速度的平方一定成正比”的结论。关于甲、乙两位同学的分析,你的评价是(     )
A.甲的分析不正确,乙的分析正确
B.甲的分析正确,乙的分析不正确
C.甲和乙的分析都正确
D.甲和乙的分析都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如上图所示,两个质量各为m1m2的小物块AB,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软绳两端,已知m1m2,现要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若选定物块A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中进行测量,则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
①物块的质量m1m2;②物块A下落的距离及下落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
③物块B上升的距离及上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④绳子的长度。
(2)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某小组同学对此实验提出以下建议:

以上建议中确实对提高准确程度有作用的是_________。
(3)写出一条上面没有提到的对提高实验结果准确程度有益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将弹簧放在水平玻璃板上,测出弹簧的全长为L1
(2)将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静止时,测出其全长为L2
(3)在弹簧下端挂上一个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3;以后,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g的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4至L9,数据如下表:
代表符号L1L2L3L4L5L6L7L8L9
数值(cm)25.2025.3527.3529.3531.3033.4035.3537.4039.30
(4)如图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则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_____的差值(填“L1或L2或L3”).
(5)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______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某同学先测得摆线长为89.2cm,摆球直径2.065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3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则

(1)(4分)该单摆的摆长为         cm,秒表所示读数为   s。
(2)(2分)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试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测出相应的周期,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T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所示,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