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①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的实验方案,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应该采取的两项必要措施是:

a.______;b.______.
②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距离如图乙.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表达式为(用题中所给物理量表示)______;要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除位移、速度外,还要测出的物理量有______.
(2)用同样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以下是一实验小组所获取的部分实验数据,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图中取合适的坐标系,作出图象.

表格:小车受力相同(均取砂桶质量m=50g).
次数小车质量M/g加速度a/m?s-2/kg-1
12001.915.00
22501.714.00
33001.503.33
43501.362.86
54001.122.50
64501.002.22
75000.902.00
根据图象判断,实验产生误差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
【答案】分析:1、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绳的拉力和摩擦力,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首先需要平衡摩擦力;其次:设小车加速度为a,则:绳上的力为F=Ma,对钩码来说:mg-Ma=ma,即:mg=(M+m)a,如果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Ma=(M+m)a,必须要满足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
C是BD的中间时刻,所以C点的速度就等于BD过程中的平均速度.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的原理:mgx=Mv2,根据等式得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2、描点法作图,根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原理结合图象特点即可正确回答.
解答:解:(1)①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绳的拉力和摩擦力,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首先需要平衡摩擦力;
其次:设小车质量M,钩码质量m,整体的加速度为a,绳上的拉力为F,则:对小车有:F=Ma;对钩码有:mg-F=ma,即:mg=(M+m)a;
如果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要求:Ma=(M+m)a,必须要满足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这样两者才能近似相等.
②C是BD的中间时刻,所以C点的速度就等于BD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即:vC==
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只需验证:mgx=Mv2,所以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钩码的重力和小车的总质量.
(2)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随着的增大,小车质量逐渐减小,不再满足小车质量远大于沙和砂桶的总质量,因此图象出现了偏折.
即原因是不再满足小车质量远大于沙和砂桶的总质量.
故答案为:(1)①a.平衡摩擦力
b.钩码的重力远小于小车的总重力
,钩码的重力和小车的总质量
(2)图象如图,
不再满足小车质量远大于沙和砂桶的总质量
点评:要明确此题在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中用到的原理,围绕原理,记忆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实验时的注意事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器材.
(1)为了用细线的拉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实验中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改变木板的倾角,用重力的下滑分量来平衡摩擦力
改变木板的倾角,用重力的下滑分量来平衡摩擦力
;为了能够用砂桶和砂所受的重力代替拉力,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M>>m
M>>m

(2)如图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现选取纸带中的A、B两点对应的过程来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重力加速度为g.若砂与砂桶的总质量为m1,小车的质量为m2.则此过程恒力做的功W=,
mgs
mgs
,动能的改变量△EK=
1
2
M(
s2
2T
)
2
-
1
2
M(
s1
2T
)
2
1
2
M(
s2
2T
)
2
-
1
2
M(
s1
2T
)
2
(用题中或图中的物理量符合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中.
(1)某同学的实验设计方案如图甲所示,该实验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实验时在安装正确、操作规范的前提下(已平衡摩擦力)还需要满足的条件:
钩码的重力远小于小车的总重力.
钩码的重力远小于小车的总重力.

(2)实验中,除位移、速度外,还要测出的物理量有:
钩码的重力和小车的总质量.
钩码的重力和小车的总质量.

(3)在上述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某同学打出的一段纸带如图乙所示,则小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
1.40
1.40
m/s.(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Ⅰ、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先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的另一端到某-点并记下该点的位置;再将橡皮条的另一端系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像皮条.
(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要注意使两个弹簧秤的读数相等
E.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必须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用一个弹簧秤拉时记下的位置
其中正确的是
CE
CE
.(填入相应的字母)
(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①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是
F′
F′

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B
B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Ⅱ、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的实验方案,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应该采取的两项必要措施是:
a.
平衡摩擦力
平衡摩擦力

b.
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
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

c.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小步骤,正确的是
A
A

A.先通电源,再放纸带B.先放纸带,再通电源
d.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距离如图乙.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表达式为(用题中所给物理量表示)
x2+△x3
2T
x2+△x3
2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为了提高测量的效率,现改用光电门来测量小车经过不同位置时的速度大小(光电门具有计时功能,与计算机相连后通过相关软件处理,可以直接读出物体的瞬时速度值),同学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完成该实验,没有必要测量的两个物理量是
DF
DF
(选填字母序号)
A.小车(含遮光板)的质量M              B.沙和沙桶的总质量m
C.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                   D.小车经两光电门的时间间隔△t
E.小车先后经两光电门的瞬时速度v1与v2    F.垫片的厚度h
(2)实验时为了保证小车受到的拉力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沙和沙桶的总质量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
m<<M
m<<M

(3)实验前,某同学用以下方法来平衡摩擦力:不挂小沙桶,让长木板的左端垫上垫片,轻推小车使其沿斜面滑下,并观察两光电门记录的速度是否相等,若相等,则表明已经平衡了摩擦力,你认为该同学的调整方法合理吗?答:
合理
合理

(4)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
mgs=
1
2
M
v
2
1
-
1
2
v
2
2
mgs=
1
2
M
v
2
1
-
1
2
v
2
2
(用第(1)小题中你确定的测量物理量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
②改变木板的倾角,以重力的一个分力平衡小车及纸带受到的摩擦力
③用细线将木板上的小车通过一个定滑轮与悬吊的砂桶相连
④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⑤测出s、s1、s2(如图乙所示),查得打点周期为T.

判断重力的一个分力是否已与小车及纸带受到的摩擦力平衡的直接证据是
纸带上点迹间距相等
纸带上点迹间距相等

本实验还需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小车的质量M、砂桶的质量m
小车的质量M、砂桶的质量m
.(并用相应的符号表示)
探究结果的表达式是
mgs=
M
8T2
(
s
2
2
-
s
2
1
)
mgs=
M
8T2
(
s
2
2
-
s
2
1
)
.(用相应的符号表示)
(2)、从下面给定的器材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有些器材的阻值是大约值,有些器材的阻值是准确值).设计一个测量阻值Rx约为15kΩ的电阻的电路,要求方法简捷,要尽可能提高测量的精度.
电流表A1,量程1mA,内阻rA1≈50Ω
电流表A2,量程300μA,内阻rA2≈300Ω
电流表A3,量程100μA,内阻rA3≈500Ω
电压表V1,量程10V,内阻rV1=15kΩ
电压表V2,量程3V,内阻rV2=10kΩ
滑动变阻器R1,全阻值50Ω,额定电流为1A
电池组,电动势3V,内阻很小但不能忽略开关及导线若干
①测量电路中电流表应选
A2
A2
,电压表应选
V2
V2
(填代号)
②在图所示的虚线框中画出测量Rx的电路图.

③在所测量数据中选一组数据计算Rx,计算表达式Rx=
U2
I2-
U2
rv2
U2
I2-
U2
rv2
,表达式中各符号表示的意义
U2表示电压表V2的示数,I2表示电流A2的示数.rV2表示电压表V2的内阻
U2表示电压表V2的示数,I2表示电流A2的示数.rV2表示电压表V2的内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