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将铜片、锌片插入水果中,能制成“水果电池”.某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实物图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
①实物图的导线连接仅有两处错误,分别是导线
F
F
和导线
D或C
D或C
.(用“A”~“F”表示)
②更正电路后,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经数据处理得:水果电池的电动势E=3.60V、内阻r=32.4Ω,由于粗心,该同学每次记录电压和电流的数据分别是仪表实际读数的10倍,则该水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应为:E=
0.36
0.36
V、r=
32.4
32.4
Ω.
(2)有一个标有“2.5V 0.3A”字样的小灯泡,现要测定其在0到2.5V的范围内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并作出其电功率P与其两端电压的平方U2的关系曲线.有下列器材可供选择:
A.电压表V(0~3V,内阻RV=3kΩ)B.电流表G(0~500μA,内阻RG=600Ω)
C.电阻箱R1(0~99.99Ω)D.滑动变阻器R3(10Ω,2A)
E.滑动变阻器R4(1kΩ,0.5A)F.电源(直流4V,内阻不计)
①为保证实验安全、准确、操作方便,应选用的器材除小灯泡、电源、电流表、开关、导线外,还需要
ACD
ACD
(均用器材对应的字母填写);
②根据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完成图2的连线;
③根据你的设计,若从仪表盘上读得的数据分别为U、IG,则小灯泡在该条件下的功率表达式
U(
IGRG
R1
+IG-
U
RV
U(
IGRG
R1
+IG-
U
RV
(均用字母表示).表达式中除U、IG以外,其他符号的意义是
RV是电压表V的内阻,RG是电流表G内阻,R1是电阻箱作为分流电阻提供的有效电阻.
RV是电压表V的内阻,RG是电流表G内阻,R1是电阻箱作为分流电阻提供的有效电阻.

分析:1、①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式时应将导线一上一下接入电路;连接电路时电表正负接线柱不要接错;
②电源的U-I图象与纵轴的交点坐标值是电源的电动势,图象斜率的绝对值是电源的内阻.
2、已知灯泡的额定电压,则可选择电压表,由于电流表的量程很小,所以采用电阻箱R1与电流表并联增大量程,
现要测定其在0到2.5V的范围内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所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分压式接法滑动变阻器要选择小电阻;
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连续调节,则应采用分压接法;同时考虑灯泡内阻与电流表内阻的大小关系可以确定电流表的接法;
根据串并联知识和功率P=UI求解小灯泡功率.
解答:解:(1)①从图中很明显看到滑动变阻器没有起到变阻作用,导线C、D两导线应调整一根,另外导线F有错,使得电路处于短路状态,
所以答案应该是F和D或F和C.
②U-I图象与纵轴交点坐标值是电源的电动势,由题意知,图象与纵轴的交点坐标值是3.6,
由于粗心每次记录电压和电流的数据分别是仪表实际读数的10倍,则图象与纵轴交点坐标实际值应该是0.36,
则电源的电动势应该是0.36V;
U-I图象斜率的绝对值是电源内阻,r=
△U
△I

由于电压和电流的数据分别是仪表实际读数的10倍,
则图象的斜率
△U
△I
与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时是向同的,因此电源内阻为32.4Ω.
(2))①灯泡的额定电压是3V,所以选择0-3V电压表,即A.
电流表G量程很小,所以选择电阻箱R1与电流G表并联增大量程,即C.
现要测定其在0到2.5V的范围内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所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分压式接法滑动变阻器要选择小电阻,即D.
②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连续调节,则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小灯泡电阻较小,故采用安培表外接法;
电路如图所示:

③从仪表盘上读得的数据分别为U、IG,则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U,
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
IGRG
R1
+IG-
U
RV

小灯泡在该条件下的功率表达式P=UI=U(
IGRG
R1
+IG-
U
RV

RV是电压表V的内阻,RG是电流表G内阻,R1是电阻箱作为分流电阻提供的有效电阻.
故答案为:(1)①F,D或C
②E=0.36V、r=32.4Ω
(2)①ACD
②如图所示
③U(
IGRG
R1
+IG-
U
RV

其中RV是电压表V的内阻,RG是电流表G内阻,R1是电阻箱作为分流电阻提供的有效电阻.
点评:本题第一小实验重点考查了电路故障分析,和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尤其是在读数错误时对数据处理较难,
第二实验考查了电路设计和实验原理分析.这是高考中常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为了研究电动势E、外电压U、内电压U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有稀硫酸的两个烧杯内,插有作为电源正负极的铜片和锌片.利用倒插的U形玻璃管内粗棉线的毛细现象把两边烧杯中的稀硫酸溶液连成一体,这个装置实际上是一个化学电源,改变棉线的粗细,可以改变电源的内电阻.不计电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则:
精英家教网
(1)当开关S、S2断开、S1闭合时,电压V1的读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电源电动势;闭合所有开关,使滑动变阻器阻值逐渐减小时,V1的读数将
 
(填“不变”、“变小”或“变大”).
(2)闭合所有开关,并逐渐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观察电压表V1、V2示数的变化,得到如下所示的数据:
实验顺次 1 2 3 4 5
电压表(V1 1.10V 1.07V 1.05V 1.03V 1.00V
电压表(V2 0.10V 0.13V 0.15V 0.17V 0.20V
由上面数据可知,电源电动势E=
 
 V;按照所记录的实验顺次对照上述实验装置图可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是向
 
方(填“左”或“右”)滑动的.
(3)若在电路中如图接入一电流表,将开关S、S2闭合,S1断开,此时电压表、电流表读数分别为0.13V、0.50A,由此可测得电源的内阻为
 
Ω,考虑到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的影响,此测量值会比真实值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如图1所示为光学实验用的长方体玻璃砖,它的
 
面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两位同学绘出的玻璃砖和三个针孔a、b、c的位置相同,且插在c位置的针正好挡住插在a、b位置的针的像,但最后一个针孔的位置不同,分别为d、e两点,如图2所示,计算折射率时,用
 
(填“d”或“e”)得到的值较小,用
 
(填“d”或“e”)点得到的值误差较小.
(2)某中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利用铜片、锌片和家乡盛产的柑橘制作了果汁电池,他们测量这种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并探究电极间距对E和r的影响,实验器材如图3所示.
①测量E和r的实验方案为: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源两端的电压U和流过电源的电流I,依据公式
 
,利用测量数据作出U-I图象,得出E和r.
②将电压表视为理想表,要求避免电流表分压作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
③实验中依次减小铜片与锌片的间距,分别得到相应果汁电池的U-I图象如图中(a)(b)(c)(d)所示,由此可知:
在该实验中,随电极间距的减小,电源电动势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电源内阻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曲线(c)对应的电源电动势E=
 
V,内阻r=
 
Ω,当外电路总电阻为2500Ω时,该电源的输出功率P=
 
mW.(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为了研究电动势E、外电压U、内电压U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有稀硫酸的两个烧杯内,插有作为电源正负极的铜片和锌片.利用倒插的U形玻璃管内粗棉线的毛细现象把两边烧杯中的稀硫酸溶液连成一体,这个装置实际上是一个化学电源,改变棉线的粗细,可以改变电源的内电阻.不计电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则:

精英家教网

(1)当开关S、S2断开、S1闭合时,电压V1的读数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电源电动势;闭合所有开关,使滑动变阻器阻值逐渐减小时,V1的读数将______(填“不变”、“变小”或“变大”).
(2)闭合所有开关,并逐渐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观察电压表V1、V2示数的变化,得到如下所示的数据:
实验顺次 1 2 3 4 5
电压表(V1 1.10V 1.07V 1.05V 1.03V 1.00V
电压表(V2 0.10V 0.13V 0.15V 0.17V 0.20V
由上面数据可知,电源电动势E=______ V;按照所记录的实验顺次对照上述实验装置图可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是向______方(填“左”或“右”)滑动的.
(3)若在电路中如图接入一电流表,将开关S、S2闭合,S1断开,此时电压表、电流表读数分别为0.13V、0.50A,由此可测得电源的内阻为______Ω,考虑到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的影响,此测量值会比真实值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09年广东省佛山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为了研究电动势E、外电压U、内电压U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有稀硫酸的两个烧杯内,插有作为电源正负极的铜片和锌片.利用倒插的U形玻璃管内粗棉线的毛细现象把两边烧杯中的稀硫酸溶液连成一体,这个装置实际上是一个化学电源,改变棉线的粗细,可以改变电源的内电阻.不计电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则:

(1)当开关S、S2断开、S1闭合时,电压V1的读数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电源电动势;闭合所有开关,使滑动变阻器阻值逐渐减小时,V1的读数将______(填“不变”、“变小”或“变大”).
(2)闭合所有开关,并逐渐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观察电压表V1、V2示数的变化,得到如下所示的数据:
实验顺次12345
电压表(V11.10V1.07V1.05V1.03V1.00V
电压表(V20.10V0.13V0.15V0.17V0.20V
由上面数据可知,电源电动势E=______ V;按照所记录的实验顺次对照上述实验装置图可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是向______方(填“左”或“右”)滑动的.
(3)若在电路中如图接入一电流表,将开关S、S2闭合,S1断开,此时电压表、电流表读数分别为0.13V、0.50A,由此可测得电源的内阻为______Ω,考虑到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的影响,此测量值会比真实值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2年重庆市高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1)如图1所示为光学实验用的长方体玻璃砖,它的______面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两位同学绘出的玻璃砖和三个针孔a、b、c的位置相同,且插在c位置的针正好挡住插在a、b位置的针的像,但最后一个针孔的位置不同,分别为d、e两点,如图2所示,计算折射率时,用______(填“d”或“e”)得到的值较小,用______(填“d”或“e”)点得到的值误差较小.
(2)某中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利用铜片、锌片和家乡盛产的柑橘制作了果汁电池,他们测量这种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并探究电极间距对E和r的影响,实验器材如图3所示.
①测量E和r的实验方案为: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源两端的电压U和流过电源的电流I,依据公式______,利用测量数据作出U-I图象,得出E和r.
②将电压表视为理想表,要求避免电流表分压作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
③实验中依次减小铜片与锌片的间距,分别得到相应果汁电池的U-I图象如图中(a)(b)(c)(d)所示,由此可知:
在该实验中,随电极间距的减小,电源电动势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电源内阻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曲线(c)对应的电源电动势E=______V,内阻r=______Ω,当外电路总电阻为2500Ω时,该电源的输出功率P=______mW.(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