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如图所示,质量为m2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上放一个m1的木块.现给木块一个相对地面的水平速度v0.已知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因此\\;\\;木板\\;\\;\\;\\;\\;\\;\\;\\;木块$因此木板被木块带动,最后木板与木块以共同的速度运动.求此过程中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

分析 根据动量守恒求出木块和木板的共同速度,结合能量守恒求出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

解答 解:规定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1v0=(m1+m2)v,
解得共同速度为:v=$\frac{{m}_{1}{v}_{0}}{{m}_{1}+{m}_{2}}$,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μ{m}_{1}gL=\frac{1}{2}{m}_{1}{{v}_{0}}^{2}-\frac{1}{2}({m}_{1}+{m}_{2}){v}^{2}$,
解得:L=$\frac{{m}_{2}{{v}_{0}}^{2}}{2μ({m}_{1}+{m}_{2})g}$.
答:此过程中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为$\frac{{m}_{2}{{v}_{0}}^{2}}{2μ({m}_{1}+{m}_{2})g}$.

点评 本题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综合运用,知道摩擦力与相对路程的乘积等于摩擦产生的内能,等于系统动能之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小明同学想测量一节旧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身边仅有下列器材:一个多用电表、一个定值电阻R1、一个滑动变阻器R2(0~20Ω)、一个开关s、导线若干.小明设计了实验原理图(如图1所示),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根据原理图,连接实验器材,且s断开;
①多用电表选择“x1”挡,先欧姆调零,后用红表笔接a端,黑表笔接b端,记录下R1示数(如图2所示);
③s闭合,多用电表选择“直流电压2.5V”挡,红表笔接a端,黑表笔接b端(填“红”或“黑”),记录下示数U1;然后再测出b、c间的电压,记录下示数U2
④调节滑动变阻器,重复步骤③,得到如下表所示的6组数据;
U1/V0.100.200.300.400.500.60
U2/V1.050.900.750.700.450.30
(2)由图可知R1测量值为8.0Ω;
(3)小明在如图3所示的坐标纸中画出了U2-U1关系图;该电池的内电阻为4.0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波是电磁波B.干涉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C.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D.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中,有一竖直放置的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导轨平面与磁场垂直,导轨间距为L,顶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将一根金属棒从导轨上的M处以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棒到达N处后返回,回到出发点M时棒的速度为抛出时的一半.已知棒的长度为L,质量为m,电阻为r.金属棒始终在磁场中运动,处于水平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忽略导轨的电阻.重力加速度为g.
(1)金属棒从M点被抛出至落回M点的整个过程中,求:
a.电阻R消耗的电能;
b.金属棒运动的时间.
(2)经典物理学认为,金属的电阻源于定向运动的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的碰撞.已知元电荷为e.求当金属棒向下运动达到稳定状态时,棒中金属离子对一个自由电子沿棒方向的平均作用力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从O点发出的甲、乙两列倚谐横波沿x正方向传播,某时刻两列波分别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P点在甲波最大位移处,Q点在乙波最大位移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列波具有相同的波速
B.两列波传播相同距离时,乙波所用的时间比甲波的短
C.P点比Q点先回到平衡位置
D.P质点完成20次全振动的时间内Q质点可完成30次全振动
E.若甲、乙两列波在空间相遇时不会发生干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为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动图象,图中质点P从该时刻起的振动方程为y=10sin(20πt+$\frac{π}{6}$)cm.试据此求这列波传播速度的大小并判断它的传播方向(作出计算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额定功率80kW的无轨电车,最大速度是72km/h,质量是2×103kg.如果汽车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阻力大小一定,则电车匀加速运动行使能维持时间5s,又知电车从静止驶出到增至最大速度共经历了21s,在此过程中,电车通过的位移为27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实现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当装置的容器内通入气体B时,荧光屏上观察到闪光.图中气体B是氮气,该原子核人工转变的核反应方程式是24He+714N→817O+11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冬季,剩有半瓶热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觉得很紧,不易拔出,是因为白天气温升高,大气压强变大
B.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先等温膨胀,再等压压缩,其体积必小于起始体积
C.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D.在轮胎爆裂这一短暂过程中,气体膨胀,温度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