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如图所示,水平转台上的小物体A、B通过轻弹簧连接,并随转台一起匀速转动,A、B的质量分别为m、2m,A、B与转台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A、B离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1.5r、r,已知弹簧的原长为1.5r,劲度系数为k,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B受到的摩擦力为0时,转台转动的角速度为$\sqrt{\frac{k}{m}}$
B.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时,转台转动的角速度为$\sqrt{\frac{k}{3m}}$
C.若转台转动的角速度为$\sqrt{\frac{k}{2m}+\frac{μg}{r}}$,则A不动,B刚好要滑动
D.转台转动的角速度为$\sqrt{\frac{2k}{3m}+\frac{2μg}{3r}}$,则B不动,A刚好要滑动

分析 当A、B受到的摩擦力为0时,由弹簧弹力提供向心力,根据胡克定律以及向心力公式列式求解,当A、B刚好要滑动时,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弹簧弹力与静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胡克定律以及向心力公式列式求解即可.

解答 解:A、当B受到的摩擦力为0时,由弹簧弹力提供向心力,则有k(1.5r+r-1.5r)=2mω2r
解得:ω=$\sqrt{\frac{k}{2m}}$,故A错误;
B、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时,由弹簧弹力提供向心力,则有k(1.5r+r-1.5r)=mω2•1.5r
解得:ω=$\sqrt{\frac{2k}{3m}}$,故B错误;
C、当B刚好要滑动时,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弹簧弹力与静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则有:k(1.5r+r-1.5r)+μ•2mg=2mω12r
解得:ω1=$\sqrt{\frac{k}{2m}+\frac{μg}{r}}$,
当A刚好要滑动时,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弹簧弹力与静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则有k(1.5r+r-1.5r)+μmg=mω22•1.5r,
解得:ω2=$\sqrt{\frac{2k}{3m}+\frac{2μg}{3r}}$,因为ω2>ω1,可知B先滑动,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胡克定律以及向心力公式的直接应用,知道当A、B刚好要滑动时,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弹簧弹力与静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明确向心力的来源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带电量为+q,用绝缘细线悬挂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平衡时绝缘细线与竖直方向成45°角,重力加速度为g.求电场强度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2.如图,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 的轻绳悬于O 点并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力F 将小球从A 点缓慢拉到B 点,OB 与竖直方向成θ角,则
(1)重力势能增加了多少?
(2)这过程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物理量中是标量的是(  )
A.向心加速度B.C.线速度D.向心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请写出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的读数
(1)如图1,0.200mm                (2)如图2,9.94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紧贴在匀速转动的圆筒的竖直内壁上,随圆筒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有(  )
A.运动周期TA>TBB.筒壁对它们的弹力FNA>FNB
C.线速度vA>vBD.它们受到的摩擦力fA>f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如图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运动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路程为4RB.路程为2πR
C.位移为4πR   向东D.位移为4R   向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所示,一根质量不计的横梁的A端用铰链固定在墙壁上,B端用轻绳悬挂在墙壁上的C点,使得横梁保持水平状态,已知轻绳与竖直墙壁之间的夹角为60°,当用另一段轻绳在B点悬挂一个质量为m=6kg的物块时,横梁对B点的作用力大小应为(g取10m/s2)(  )
A.120NB.30$\sqrt{3}$NC.60$\sqrt{3}$ND.6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物理课上老师拿出了如图1所示的一套实验装置问同学们可以用来完成高中物理中的哪些学生实验,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的不同构想.
(1)甲同学用此装置来完成《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
①要完成该实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C.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B.实验时,应让小车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应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时,不应将钩码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
D.通过增减小车上的砝码改变小车质量时,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
②设钩码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要进行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C.
A.M=200g,m=10g、15g、20g、25g、30g、40g
B.M=2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C.M=400g,m=10g、15g、20g、25g、30g、40g
D.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2)乙同学用该装置来完成《探究绳的拉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平衡摩擦力后,当他用多个钩码牵引小车时,发现小车运动过快,致使打出的纸带上点数较少,难以选到合适的点来计算小车的速度,在保证所挂钩码数目不变的条件下,请你利用本实验的器材提出一个解决办法:在小车上加适量钩码.
(3)丙同学用该装置来完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①实验中得到了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选择点迹清晰且便于测量的连续7个点(标号0~6),测出0到1、2、3、4、5、6点的距离分别为d1、d2、d3、d4、d5、d6,打点周期为T,则打下点2时小车的速度v2=$\frac{{d}_{3}-{d}_{1}}{2T}$;若测得小车的质量为M、钩码的总质量为m,打下点1和点5时小车的速度分别用v1、v5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若不计一切阻力,则验证点1与点5间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的关系式可表示为$\frac{1}{2}$(M+m)(v52-v12).
②下列有关三位同学都用以上装置分别完成各自的实验中你认为正确的是:CD.
A.实验中甲必须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乙、丙不需要测出小车的质量
B.实验中甲、乙必须将长木板垫起一定角度以平衡摩擦力,丙不需要平衡摩擦力
C.实验中甲、乙、丙都要满足钩码的质量要远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D.实验中甲、乙、丙都要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且小车要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