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如图所示,A、B、C三个一样的滑块从粗糙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同时开始运动,A由静止释放,B的初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为v0,C的初速度方向沿斜面水平,大小也为v0,最终三个滑块均到达斜面底端,则(  )
A.滑到斜面底端时,A和B的动能一样大
B.滑到斜面底端时,B的动能最大
C.A和B滑到斜面底端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一样多
D.A和B滑到斜面底端动能相同

分析 根据动能定理比较滑块达到底端的动能大小,结合沿斜面向下方向上的运动规律,比较运动的时间.根据摩擦力与相对路程的大小关系,比较产生的热量.

解答 解:A、由动能定理得:WG-Wf=Ek2-Ek1,故末动能为:Ek2=WG-Wf+Ek1,由于滑块A、B初动能不同,故B的末动能大,滑块B、C比较,C做曲线运动,路程大于B的路程,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滑块C克服阻力做功较多,故B的末动能最大,故AD错误,B正确.
C、由于A、B运动的路程相等,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克服摩擦力做功相等,A、B产生的热量相等,故C正确.
故选:BC.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动能定理的运用,知道动能定理由于不考虑过程的细节,运用时比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结合简洁,有解题的优越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多选)如图所示,将质量为2m的重物悬挂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环,环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光滑定滑轮与直杆的距离为d.现将环从与定滑轮等高的A处由静止释放,当环沿直杆下滑距离也为d时(图中B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
A.环刚释放的瞬间环的加速度为g
B.环到达B处时,重物上升的高度为($\sqrt{2}$-1)d
C.环在B处的速度与重物上升的速度大小之比为$\frac{\sqrt{2}}{2}$
D.环减少的机械能大于重物增加的机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014年12月20日,我国西南地区首条城际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成锦乐客正式投运,成锦乐专线动车组才用CRH2A型动车组,高铁每列车组由七节车厢组成,除第四节车厢为无动力车厢外,其余六节车厢均具有动力系统,设每节车厢的质量均为m,各动力车厢产生的动力相同,经测试,该列车启动时能在时间t内将速度提高到v,已知运动阻力是车重的k倍.求:
(1)列车在启动过程中,第五节车厢对第六节车厢的作用力;
(2)列车在匀速行驶时,第六节车厢失去了动力,若仍要保持列车的匀速运动状态,则第五节车厢对第六节车厢的作用力变化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q1和q2放置在x轴上,q2在坐标原点,q1在q2的左边,在x轴正半轴的φ随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当x=x0时,电势为零,当x=x1时电势有最小值,φ=φ0,点电荷产生的电势公式为φ=$\frac{kq}{r}$(式中q是点电荷的电量,r是高点电荷的距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q1与q2为同种电荷
B.x=xO处的电场强度E=0
C.将一正点电荷从xO处沿x轴正半轴移动,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q1与q2电荷量大小之比为:$\frac{{q}_{1}}{{q}_{2}}$=$\frac{({x}_{1}-{x}_{0})^{2}}{{{x}_{0}}^{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已知地球半径和平均密度分别为R和ρ,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0,某天体半径为R′,平均密度为ρ′,在该天体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为(  )
A.$\frac{{R}^{′}}{R}{g}_{0}$B.$\frac{{ρ}^{′}}{ρ}{g}_{0}$C.$\frac{R′ρ′}{Rρ}{g}_{0}$D.$\frac{Rρ}{{R}^{′}ρ′}{g}_{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所示为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当小车在一条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0.当用2条、3条、4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第4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2W0、3W0、4W0…,每次实验中由静止弹出的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实验前需要平衡摩擦力,这是为了让实验过程中小车受到的合外力等于拉力.
(2)如果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倾角过小,实验时打出的纸带上的点的间隔特点是中间部分的点之间的距离比较大,而两端的点之间的距离比较小.
(3)用两根橡皮筋做实验打出的纸带上的点的最大间隔应该是用一根橡皮筋做实验打出的纸带上的点的最大间隔的$\sqrt{2}$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汽车沿半径为R的圆跑道匀速行驶,设跑道的路面是水平的,路面作用于车的最大静摩擦力是车重的k倍,要使汽车不至于冲出圆跑道,车速最大值v=$\sqrt{kg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测定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给定的实验器材有米尺、秒表、轻绳、轻滑轮、轨道、滑块、托盘和砝码等.滑块和托盘上分别放有若干砝码,滑块质量为M,滑块上砝码总质量为m′,托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滑块在水平轨道上从A到B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①若利用上述实验器材和公式a=$\frac{2S}{{t}^{2}}$可以测量滑块在A、B间运动时的加速度.请你设计一个记录两个物理量数据的表格,记录次数为5次.在表格中标明要测量的两个物理量.
②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到a与m的关系为:a=$\frac{(1+μ)g}{M+(m′+m)}$m-μg
当上式中的(m′+m)保持不变时,a是m的一次函数.该同学想通过多次改变m,测出相应的a值,并利用上式来计算μ.为了保证实验中(m′+m)不变,在改变m时,应将从托盘中取出的砝码置于滑块.
③实验得到a与m的关系如图2所示,由此可知μ=0.23(取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已知一列波某时刻的波动图象和其上一点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有(  )
A.甲图是振动图象,波速为2×104 m/sB.甲图是波动图象,波速为2×102 m/s
C.乙图是波动图象,波速为5×102 m/sD.乙图是振动图象,波速为5×103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