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关于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受力物体就必须有施力物体
B.对于一个施力的物体,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C.对于一个受力物体,只能找到一个施力物体
D.对于一个受力物体,不可能找到多个施力物体

分析 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不能离开物体的单独存在,且每一个力都必须由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两者的角色是可以互换的,由此可以判定各个说法是否正确,进而判定选项.

解答 解: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将其中一个称为施力物体,则另一个就成受力物体,反过来也行,即有受力物体就必须有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角色是可以互换的;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 考查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是对学生基础的一个衡量,只有基础牢固的,做这类基本概念理解的题,才不会出错.题虽小,但是意义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相比(  )
A.线速度变小B.角速度变大
C.向心加速度变小D.距地面的高度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以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在这一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以下实验步骤:
A、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B、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C、把一条绳栓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
D、拉住纸带,将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E、取下纸带
F、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两次
其中有错误的步骤请指出,并改正:
①D、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②E、取下纸带前应先断开电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3.2Ω,电池组的电动势E=10V,内电阻R=0.8Ω.当电键S断开时,电压表的读数为1.6V,求电阻R2的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所示,用细绳悬挂一个小球,小球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点缓慢地沿圆弧移动到Q点,在这个过程中,绳的拉力T和水平拉力 F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T不断增大B.T不断减小C.F不断减小D.F大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给出了下列实验步骤,请按合理的操作顺序,把必要的步骤填在横线上bfcad.(只填步骤序号)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接好电路,将长木板平放在桌面上;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
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e.将长板的末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匀速运动;
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0.如图所示,粗糙斜面AB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BCD相切于B点,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C点在O点正下方,D点与O点在同一水平线上,∠COB=θ.现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从D点无初速度释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物块第一次通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离B点的最远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抛体运动在各类体育运动项目中很常见,如乒乓球运动.现讨论乒乓球发球问题,设球台长2L、网高h,乒乓球反弹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且不考虑乒乓球的旋转和空气阻力.(设重力加速度为g)
(1)若球在球台边缘O点正上方高度为h1处以速度v1,水平发出,落在球台的P1点(如图实线所示),求P1点距O点的距离x1..
(2)若球在O点正上方以速度v2水平发出,恰好在最高点时越过球网落在球台的P2(如图虚线所示),求v2的大小.
(3)若球在O正上方水平发出后,球经反弹恰好越过球网且刚好落在对方球台边缘P3,求发球点距O点的高度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以下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存在弹力
B.重力、支持力、压力、摩擦力是根据力的性质来命名的
C.物体处于地球上任一位置的重力方向是相同的,都是竖直向下
D.课本对桌面的压力方向总是垂直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