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某物理课外活动小组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完成了以下体验,现在请同学们一起跟着他们完成以下实验过程.

(1)实验中,供选用的器材如下,为使实验误差小,已经选择了ADGH,还缺少的器材有
 

A.带夹子的铁架台  
B.带小孔的实心木球
C.带小孔的实心钢球  
D.秒表
E.长约1m的细线   
F.长约10cm的细线 
G.毫米刻度尺    
H.游标卡尺   
I.天平
(2)测量单摆周期时,为了减少误差,应取摆球运动到
 
(填“最高点”或“最低点”)时做为计时起点.
(3)某次用秒表记下n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1所示,示数为
 
s
(4)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试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值,
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2所示,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5)若上面计算出的g值偏大,造成的原因可能是
 
(双选)
A.摆球质量太大了                   B.量摆长时从悬点量到球的最下端
C.计算摆长时忘记把小球半径加进去     D.实验时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
(1)用摆长L和周期T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
 

(2)若绳长为L,球的直径为d,测摆球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为t,则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示意图.用一个磁性小球代替原先的摆球,为了磁性小球位于最低点时得到磁感应强度测量值最大,则磁传感器应放置在单摆的
 
.图中磁传感器的引出端A应接到
 
.使单摆做小角度摆动,当某次磁感应强度为最大时,开始计数为“1”,连续数得磁感应强度最大值N个,共测得时间为t,则单摆周期的测量值为
 
(地磁场和磁传感器的影响可忽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如下备有部分器材供选用,请把应选用的器材填在横线上
 
.(填字母)
A.一端系有小木球,长度1m左右的粗绳
B.一端系有小铅球,长度1m左右的细线
C.时钟
D.秒表
E.最小刻度为mm的米尺
F.最小刻度为cm的米尺
(2)甲同学安装好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摆长约为1m,为测量单摆周期,他进行四种不同操作,这四种不同操作过程可用如图2所示的振动图象分别描述,图中横坐标原点表示计时开始,A,B,C均为30次全振动的图象,D为1次全振动图象,已知sin5°=0.087,sin15°=0.26,这四种操作过程合乎实验要求且误差最小的是
 
(填字母代号)
(3)乙同学使用甲同学实验装置,且操作规范正确,使小球完成50次全振动,经历时间如图3所示,其读数为
 

(4)丙同学用一块不规则的小石子替代小球,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他正确操作,先测出此摆的周期为T1,然后只增加摆线长度,测出增长量为△L,再测出其周期为T2,则重力加速度g=
 
(用字母T1、T2、△L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

①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cm,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1所示的读数是
 
mm.
②为使周期测量精确,计时起点应从摆球经过
 
开始.
③某同学在计时时,错将摆球完成30次全振动记为31次,则他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④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为K,如图2所示,则重力加速度g=
 
.(用K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先测得摆线长为89.2cm,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示数如图1所示,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做30次全振动的时间.
(1)该单摆的摆长为
 
cm.
(2)如果该同学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A.记录摆长时误将摆球的直径作为半径
B.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C.摆线上端牢固地系于悬点,摆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D.实验中误将29次全振动数为30次
(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2所示,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①
 
;②
 

(2)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A、B、C、D、E、为计数点,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测得点A到B、C、D、E、的距离分别为h1、h2、h3、h4,若打点的时间间隔为T,则打D点时重物速度的表达式为vD=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用h1、h2、h3、h4、T表示)
(3)若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对应速度的数值,并在坐标系中画出计数点速度的二次方(v2)与该点到A点的距离(h)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则重力加速度g=
 
m/s2.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为9.8m/s2,你认为该同学测量值存在偏差的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一同学用最小分度为毫米的米尺测得摆线的长度为980.0mm,用游标尺测得摆球的直径为22.0mm,该单摆的摆长为
 
mm.
(2)把摆球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小角度由静止释放,使单摆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当摆球摆动稳定后,在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启动秒表,并数下“1”,直到摆球第n次同向通过平衡位置时按停秒表,读出经历的时间为t,则单摆的周期为
 

(3)利用单摆周期公式测重力加速度时,测出几组摆长和相应的周期T,并作出T2-L图线,如图所示,图线上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则可以求得重力加速度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想要探究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摆球质量m的关系:
(1)为了探究周期T与摆长l、摆球质量m的关系,应利用控制变量法完成此实验;为了准确测量单摆的周期,应使摆球振动稳定后且经过
 
位置开始计时.
(2)他们在探究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时,测得如下5组数据,请在图中选择恰当坐标,作出直观反映周期T与摆长l关系的图象.
(3)根据图象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某学生做实验时固定好装置后先测摆长,然后测出周期,发现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大,原因可能是
 
(填选项前字母)
A.单摆的悬点未固定紧,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增长了
B.把摆球n次经过最低点的时间误记为(n+1)次经过最低点的时间
C.计时结束时,秒表太晚按下
D.单摆所用摆球质量过大
数值
次数
项目
12345
T/(s)1.781.901.992.102.19
T2(s23.193.603.994.404.79
l(m)0.800.901.001.101.20
l2(m20.640.811.001.211.4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