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下列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  )
A.春天里冰雪消融B.夏天的早晨花草上有露水
C.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D.初冬的早晨霜打枝头

分析 凝华是指物体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解答 解:A、冰雪消融是冰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溶化现象,故A错误;
B、露水是液态的,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故B错误;
C、“雾”是液态小水滴,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
D、“霜”是固态小冰晶,是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该题主要考查物态变化中的凝华现象,我们要掌握它的实质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里约奥运会我国女排获得世界冠军,女排队员“重炮手”朱婷的某次发球如图,朱婷站在底线的中点外侧,球离开手时正好在底线中点正上空3.04m处,速度方向水平且在水平方向可以任意调整.已知每边球场的长和宽均为9m,球网高度为2.24m,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为了使球能落到对方场地,下列发球速度大小可行的是(  )
A.22m/sB.23m/sC.25m/sD.28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与竖直墙壁,另一端紧靠一质量m=2.0kg的木板(弹簧与模块没有连接),木块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因数μ=0.5,在外力作用下,模块将弹簧压缩了一段距离后静止于A点,如图所示,现撤去外力,木块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继续滑行最终静止于B点,AB间距离x=1.0m.(取g=1.0m/s2
(1)求木块在向右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求木块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3)请定性说明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木块加速度大小和速度大小的变化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如图,虚线表示电场中的三个等差等势面,实线是某一带正电的粒子在此电场中的运动轨迹,不计粒子重力,比较电场中ab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粒子在a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b点时的加速度
B.粒子在a点时的速度大于它在b点时的速度
C.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它在b点时的电势能
D.电场中a点的电势低于b点的电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如图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紧绷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恒定的速率1m/s,行李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为?=0.1,A、B间的距离L=2m,g取10m/s2
(1)求行李刚开始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
(2)求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湖水中有树的倒影和游动的鱼,其中“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某电视娱乐节目装置可简化为如图所示模型.倾角θ=37°的斜面底端与水平传送带平滑接触,传送带BC长L=6m,始终以v0=6m/s的速度顺时针运动.将一个质量m=1kg的物块由距斜面底端高度h1=5.4m的A点静止滑下,物块通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不变.物块与斜面、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5、μ2=0.2,传送带上表面距地面的高度H=5m,g取10m/s2,sin 37°=0.6,cos 37°=0.8.
(1)求物块由A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
(2)若把物块从距斜面底端高度h2=2.4m处静止释放,求物块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5.起重机吊起质量为2×102kg的水泥,水泥匀速上升,某时刻水泥的速度为0.3m/s,那么这时刻水泥的动能为多少?如果水泥从该时刻起做加速度为0.2m/s2匀加速上升,则6s末起重机对水泥做功的瞬时功率为多大?(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物体做平抛运动时,描述物体的速度变化△v(选竖直向下为正方向)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是图中的(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