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0匀加速直线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s,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A.1.5m/sB.3m/sC.4m/sD.无法确定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可以通过作出汽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等信息解题.根据题意作出汽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从启动到停止经历的时间为t=10s,前进的距离为x=15m,根据可以求出运动的最大速度,=3m/s,故B选项正确.解决此问题时用图象法更直观、更方便,做题时不妨多考虑用图象法解题。
考点: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速度时间图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我国“蛟龙号”深潜器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在2012年6月24日以7020m深度创下世界最新纪录(国外最深不超过6500m)。这预示着它可以征服全球99.8%的海底世界。假设在某次实验时,深潜器内的显示屏上显示出了从水面开始下潜到最后返回水面10min内全过程的深度曲线(a)和速度图像(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图中h3代表本次最大深度,应为360m
B.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是0.025m/s2
C.潜水员感到超重发生在3-4min和6-8min的时间段内
D.潜水器在4-6min时间段内处于匀速运动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一质点由静止从A点出发沿直线AB运动,行程的第一部分是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接着又以做匀减速运动,到达B恰好停止,若AB长为S,则质点走完AB所用的时间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一个物体自A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到C点时的速度为3v,则AB与BC两段距离大小之比是
A.1:9           B.1:8          C.1:2           D.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的长度L=6m,皮带轮以速度v顺时针匀速转动,传送带的左端与一光滑圆弧槽末端相切,现有一质量为1kg的物体(视为质点),从高h=1.25m处O点无初速度下滑,物体从A点滑上传送带,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g取10m/s2,保持物体下落的高度不变,改变皮带轮的速度v,则物体到达传送带另一端的速度vB随v的变化图线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汽车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为5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 s与开始刹车后6 s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1∶4 B.3∶5 C.3∶4 D.5∶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下

计数点序号
1
2
3
4
5
6
计数点对应的时刻(s)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通过计数点的速度(cm/s)
44.0
62.0
81.0
100.0
110.0
168.0
为了计算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   )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算出加速度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量出其倾角,由公式a = tg求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算出加速度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一滑块由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第5s末的速度是6 m/s,则滑块在第3 s内的位移及前7 s内的位移分别为 (  )

A.3m 28.4m B.3m 29.4m
C.2m 29.4m D.2m 28.4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 放着两块长度相同,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板,在两木板的左端各放一个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物块。开始时,各物块均静止,今在两物块上各作用一水平恒 力F1.F2,当物块和木板分离时,两木板的速度分别为,物体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