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F=20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从上表面粗糙、固定斜面的底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已知斜面的倾角θ=37°,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1)求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求物体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3)若物体上行3m后撤去推力F,则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时动能是多少?
(已知sin37°=0.6,cos37°=0.8,g取10m/s2

分析 (1)对物体受力分析,由垂直斜面方向上的平衡关系可求得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则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可求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由沿斜面方向上的合力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加速度;
(3)由运动学公式先求得撤去外力时的速度,由动能定理可求得物体还能滑行的距离和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时动能.

解答 解:(1)作出物体受力分析图如图.
由垂直于斜面方向受力平衡,得:FN=mgcosθ+Fsinθ
则滑动摩擦力大小  Ff=μFN=μ(mgcosθ+Fsinθ)
代入数据解出:Ff=40N      
(2)沿斜面方向牛顿定律:Fcosθ-Ff-mgsinθ=ma 
解出:a=$\frac{1}{m}$(Fcosθ-Ff-mgsinθ)
代入数据解出:a=6m/s2   
(3)撤去F瞬间,物体速度设为v
由v2=2aS1,解出v=$\sqrt{2a{s_1}}$=$\sqrt{2×6×3}$=6m/s       
撤去F后,滑动摩擦力大小 Ff′=μmgcosθ=0.2×100×0.8 N=16N
由动能定理:-mgS2sinθ-Ff′S2=0-$\frac{1}{2}m{v^2}$
可得物体继续上升距离   S2=2.37m  
下降时,由动能定理有:mg sinθ(S2+3)-Ff′(S2+3)=EK-0  
代入解得 EK=236.3J
答:
(1)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40N;
(2)物体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
(3)若物体上行3m后撤去推力F,则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时动能是236.3J.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及动能定理,要求学生应能正确受力分析及过程分析,并选择合适的过程应用物理规律求解,当涉及力在空间的效果时可以考虑动能定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发电机转子是边长为0.2m的正方形,线圈匝数为100匝,内阻为8Ω,初始位置如图所示,以ad、bc中点连线为轴、20πrad/s的角速度在磁感应强度为$\frac{1}{π}$T的匀强磁场中转动,灯泡电阻为24Ω,则:
(1)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写出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
(2)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为多大?
(3)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frac{π}{2}$的过程中外力做的功.
(4)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frac{π}{3}$的过程中通过线圈某截面的电量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斜面光滑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端用长l0=20cm、劲度系数为k=100N/m的弹簧连接质量均为1kg的物体,A放在B上,将物块从弹簧长度为25cm处由静止开始释放,A、B两物块在以后的运动中一直没有发生相对滑动.
(1)求物块处于平衡位置时弹簧的长度;
(2)从动力学角度证明物块做简谐运动;
(3)当沿斜面向上运动到弹簧长度为28cm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4)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最大值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将三根伸长可不计的轻绳AB、BC、CD如图连接,现在B点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为使BC绳保持水平且AB绳、CD绳与水平天花板夹角分别为60°与30°,需在C点再施加一作用力,则该力的最小值为(  )
A.mgB.$\frac{1}{2}$mgC.$\frac{{\sqrt{3}}}{3}$mgD.$\frac{{\sqrt{3}}}{6}$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所示,三本完全相同的物理课本a、b、c叠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每本物理课本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间摩擦力为零B.b对c压力大小为2mgcosθ
C.c受斜面摩擦力大小为mgsinθD.b受a、c摩擦力合力大小为2mgsin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质量为M的均匀球,半径为R,球心在O点,现在图中所示位置挖去一块半径为0.5R的球,其球心在O′处,在O′O连线外,且距离球心O为2R处,有一质量为m的质点P,受到该球缺的万有引力F0=G$\frac{Mm}{4{R}^{2}}$的关系是(  )
A.F=$\frac{7{F}_{0}}{8}$B.F=$\frac{27{F}_{0}}{50}$C.F=$\frac{23{F}_{0}}{25}$D.$\frac{4{F}_{0}}{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两节干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阻r,R为电阻箱.干电池的工作电流不宜超过0.5A.实验室提供器材如下:
电压表(量程0-3V,内阻约3kΩ),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Ω),开关、导线若干.

(1)请根据图1的电路图,在图2 中画出连线,将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2)实验时,改变电阻箱R的值,记录下电压表的示数U,得到如表所示的若干组R、U的数据.
12345678910
电阻R/Ω60.535.220.013.79.95.84.33.52.92.5
电压U/V2.582.432.222.001.781.401.181.050.930.85
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3所示的$\frac{1}{U}$-$\frac{1}{R}$图线.由图象得出电池组的电动势E=3.13V,内电阻r=5.00Ω.(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关于这个实验中存在的误差以及减小误差的各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
A.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B.同学读电压表示数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C.本实验用图象法处理数据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D.如果将电压表的内阻计算在内就可以减小系统误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所示,一个可视为质点的木块沿倾角θ=37°斜面从斜面低端以v0=4.5m/s初速度向上滑行,已知木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75,规定木块初始位置的重力势能为零,试求木块的动能等于重力势能处相对木块初始位置的高度,已知斜
面足够长,且tan37°=$\frac{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关于物体的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因此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B.由于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在不断变化,因此平抛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
C.平抛运动的运动时间只由下落的高度决定,与初速度无关
D.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由抛出点高度和初速度共同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