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一位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则图中打计时点1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
0.47
0.47
m/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3.0
3.0
m/s2,(任意两个相邻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分析: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计时点1的瞬时速度,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解答:解:点1的速度等于0与2之间的平均速度,则v1=
x02
2T
=
9.40×10-2
0.2
m/s=0.47m/s

因为x01=3.20cm,x12=6.20cm,x23=9.20cm,知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x=3cm.
根据△x=aT2,解得a=
△x
T2
=
0.03
0.01
m/s2=3.0m/s2

故答案为:0.47,3.0.
点评:本题考查了纸带的处理,关键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的灵活运用,需熟练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9?肇庆一模)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和气垫导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气垫导轨装置如图a所示,所用的气垫导轨装置由导轨、滑块、弹射架等组成.在空腔导轨的两个工作面上均匀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小孔,向导轨空腔内不断通入压缩空气,空气会从小孔中喷出,使滑块稳定地漂浮在导轨上,这样就大大减小了因滑块和导轨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误差.
(1)下面是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
②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
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紧靠气垫导轨左端弹射架的外侧,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与弹射架并固定在滑块1的左端,调节打点计时器的高度,直至滑块拖着纸带移动时,纸带始终在水平方向;
④使滑块1挤压导轨左端弹射架上的橡皮绳;
⑤把滑块2放在气垫导轨的中间;
⑥先
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然后
放开滑块1
放开滑块1
,让滑块带动纸带一起运动;
⑦取下纸带,重复步骤④⑤⑥,选出理想的纸带如图b所示;
⑧测得滑块1的质量310g,滑块2(包括橡皮泥)的质量为205g.完善实验步骤⑥的内容.
(2)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计算可知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前系统的总动量为
0.620
0.620
kg?m/s;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后系统的总动量为
0.618
0.618
kg?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试说明(2)中两结果不完全相等的主要原因是
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有摩擦力的作用
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有摩擦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三位同学用不同的器材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1)甲同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DIS实验.如图所示为用DIS测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的装置图,图中①所示的器材为
D
D

A.位移传感器     B.速度传感器
C.运动传感器     D.光电门传感器
(2)乙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得到一条如下图所示的纸带.该同学从某点O开始,在纸带上每隔4个点连续取了7个计数点(图中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4个点没有画出).已知交流电频率50Hz,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可得:打点计时器在打下A点时的速度vA=
0.72
0.72
m/s,纸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0.64
0.64
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丙同学用数码摄像机对平抛运动进行研究,他拍摄并记录了抛物线轨迹的一部分,如图所示.O点不是抛出点,x轴沿水平方向,由图中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是
4
4
m/s.(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①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
 
(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4-6V,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
 
s打一次点.
②使用打点计时器时,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小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过程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哪个先,哪个后都可以
③实验中该同学从打出的若干纸带中选取一条纸带,如图1所示,纸带上按时间顺序取为A、B、C、D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用尺子测得各点的距离为s1=3.62cm,s2=4.75cm,s3=5.88cm.
根据纸带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理由是
 
(请用文字描述);在记数点C所代表的时刻,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是
 
m/s;小车的加速度是
 
m/s2.(以上两空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精英家教网
(2)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实验探究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的主要操作如下:
①先用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池两极粗测电池的电动势,这样测出的电动势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②若按图(甲)所示接好电路进行实验,记下电阻箱和电压表对应的一系列读数R、U,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第2次实验中,电阻箱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是
 
Ω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1
U
/(V-1
0.80 1.07 1.30 1.47 1.80 2.27
1
R
/(Ω-1
0.2
 
0.8 1.0 1.5 2.0
③图(丙)是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的
1
U
-
1
R
图象.若忽略电压表内阻的影响,当电阻箱、电压表的示数分别是R、U时,电池电动势E=
 
(用U、R、r表示);设
1
U
-
1
R
图象纵轴截距为A,则A与电池电动势E的函数关系式是
 
,该图象的斜率K与E、r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④根据图象可知:电池的电动势E=
 
V,内阻r=
 
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如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①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②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s=
 
;C点对应的速度是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精英家教网
(2)如图甲为测量电阻Rx的电路,R为电阻箱,R′为起保护作用的滑动变阻器,S为单刀双掷开关.
(a)测量待测电阻Rx的实验步骤为:把开关掷于a,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开关掷于b,调节变阻箱R,使电流表的示数为
 
.变阻箱的读数即为Rx的阻值.
(b)请在图乙中以笔画线代替导线按实验原理图将实物图补充完整.
精英家教网
(c)一位同学利用本实验的部分器材测电源电动势及内阻,设计了如图丙电路. 实验步骤为:闭合开关S,调节变阻箱的读数为R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1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2.由方程
 
及方程
 
联立可解出电动势E及内阻r.由于所有的电流表不是理想电流表,则计算出的内阻值比实际值偏
 
.(选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