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沙漏a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在a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a、b、c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对c的摩擦力可能始终增加B.滑轮对绳的作用力方向始终不变
C.地面对c的支撑力始终变小D.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始终向左

分析 b受到c的摩擦力不一定为零,与两物体的重力、斜面的倾角有关.对bc整体研究,由平衡条件分析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和支持力的大小.

解答 解:A、设a、b的重力分别为Ga、Gb.若Ga=Gbsinθ,b受到c的摩擦力为零;若Ga≠Gbsinθ,b受到c的摩擦力不为零.若Ga<Gbsinθ,b受到c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当沙子流出时,b对c的摩擦力增加;故A正确;
B、绳子对滑轮的作用力为两个相等的力T方向不变,所以绳子对滑轮的作用力方向不变,则滑轮对绳的作用力方向始终不变,故B正确;
C、以bc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得知
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N=(Gb+Gc)-Tsinθ,
在a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T减小,则N增大,故C错误.
D、以bc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得知
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f=Tcosθ=Gacosθ,方向水平向左,则c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始终向右,故C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D.

点评 本题采用隔离法和整体法研究两个物体的平衡问题及B所受的摩擦力,要根据B所受的拉力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关系,分析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有一个通电导线,长为1m,电流为5A,把它放入磁感应强度为2T的磁场中,则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可能是(  )
A.0NB.10 NC.12 ND.8.5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两根光滑的长直金属导轨MN、M′N′平行置于同一水平面内,导轨间距为l,电阻不计,M、M′处接有如图所示的电路,电路中各电阻的阻值均为R,电容器的电容为C.长度也为l、阻值也为R的金属棒ab垂直于导轨放置,导轨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ab在外力作用下向右匀速运动且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在ab运动距离为x的过程中,整个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Q.求:
(1)ab运动速度v的大小;
(2)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所示质量M=3m,长为2l的均匀长木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两者间的摩擦因数μ=$\frac{1}{8}$,板的右端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静止出发通过与木板的某种相互机制,相对木板以朝左的恒定加速度a=$\frac{1}{2}$αg运动,其中α>1是一个不变的参数.小物块到达板中央后,立即改成以相对于木板a=$\frac{1}{2}$αg的反方向加速度继续相对木板运动到左端停下,直到木板在地面上不再运动为止.计算木板在地面上朝右的总位移大小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m),该质点在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
A.39m/sB.19.5m/sC.38m/sD.13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某同学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时做了以下操作.
(1)先采用图甲所示装置,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球A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锤打击力的大小,即可改变球A被弹出时的速度,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平抛运动在竖真方向上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2)接着他用频闪照相机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图乙是照片的一部分,正方形小方格每边长L=1.0cm,闪光的快慢是每秒30次,则可以计算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是0.6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有同学利用如图1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勾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勾码个数读出三根据绳子的拉力TOA、TOA和TOA,回答下列问题:

①改变勾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CD
A.勾码的个数N1=N2=3,N3=6
B.勾码的个数N1=2,N2=3,N3=5
C.勾码的个数N1=N3=3,N2=4
D.勾码的个数N1=N2=N3=5
②在拆下勾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D
A.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
B.用量角器量出三根绳子之间的夹角
C.用天平测出勾码的质量
D.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
③在作图时,你认为图2中图乙是正确的.(填“甲”或“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李明同学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条的结点位置O以及两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如图(a)所示.
(1)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
(2)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
A.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条的拉力大
B.橡皮条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
C.两次拉橡皮条时,需将橡皮条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
D.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保持橡皮条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
(3)如图(b)所示是李明和张华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实验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力F′是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张华.
(4)在以上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一位同学的实验中,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至少写出两种情况)
①F1的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②F2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小且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③作图时两虚线不分别与F1线和F2线平行..
(5)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B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水平向石的力F恰使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斜面静摩擦因数为μ,求力F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