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某工厂生产流水线示意图如图所示,半径R=1m的水平圆盘边缘E点固定一小桶,在圆盘直径DE正上方平行放置的水平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传送带右端C点与圆盘圆心O在同一竖直线上,竖直高度h=1.25m,AB为一个与CO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半径r=0.45m,且与水平传送带相切于B点,一质量m=0.2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释放,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当滑块到达B点时,圆盘从较长示位置以一定的角速度ω绕通过圆心O的竖直轴匀速转动,滑块到达C点时恰与传送带同速并水平抛出,刚好落入圆盘边缘的小桶内,取g=10m/s2,求:
(1)滑块到达圆弧轨道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AB
(2)传送带BC部分的长度L;
(3)圆盘转动的角速度ω应满足的条件.

分析 (1)滑块由A点到B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由动能定理求出滑块经过B点的速度大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求解滑块到达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AB
(2)滑块离开C后做平抛运动,要恰好落入圆盘边缘的小桶内,水平位移大小等于圆盘的半径R,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求得滑块经过C点的速度,根据动能定理研究BC过程,求解BC的长度;
(3)滑块由B点到C点做匀减速运动,由运动学公式求出时间,滑块从B运动到小桶的总时间等于圆盘转动的时间,根据周期性求解ω应满足的条件.

解答 解:(1)滑块从A到B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mgr=$\frac{1}{2}$mυB2
解得:υB=$\sqrt{2gr}$=3 m/s 
滑块到达B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AB′-mg=m$\frac{{v}_{B}^{2}}{r}$
解得:FAB′=3mg=6 N  
据牛顿第三定律,滑块到达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 FAB=FAB′=6 N,方向竖直向下.
(2)滑块离开C点后做平抛运动,有:
  h=$\frac{1}{2}$gt12
解得:t1=$\sqrt{\frac{2h}{g}}$=0.5 s   
υC=$\frac{R}{{t}_{1}}$=2 m/s
滑块由B到C过程中,据动能定理有:
-μmgL=$\frac{1}{2}$mυC2-$\frac{1}{2}$mυB2
解得:L=$\frac{{v}_{B}^{2}-{v}_{C}^{2}}{2μg}$=1.25 m
(3)滑块由B到C过程中,据运动学公式有:L=$\frac{{v}_{B}+{v}_{C}}{2}$t2
解得 t2=0.5 s                           
则t=t1+t2=1 s                                     
圆盘转动的角速度ω应满足条件为 t=n•$\frac{2π}{ω}$,(n=1,2,3…)                        
解得:ω=2nπ rad/s(n=1,2,3…)
答:
(1)滑块到达圆弧轨道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AB为6N,方向竖直向下;
(2)传送带BC部分的长度L为1.25m;
(3)圆盘转动的角速度ω应满足的条件为ω=2nπ rad/s,(n=1,2,3…).

点评 本题滑块经历三个运动过程,分段选择物理规律进行研究,关键是抓住圆盘与滑块运动的同时性,根据周期性研究ω应满足的条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作用在同一点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5N、5N和2N,则它们的合力不可能是(  )
A.5NB.4NC.2ND.19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和磁通量变化时感应电流方向的实验中,所需的实验器材已用导线连接成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将线圈A插入线圈B中,闭合开关的瞬间,线圈B中感应电流与线圈A中电流的绕行方向相反(填“相同”或“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所示,半径R=0.4m的光滑半圆轨道与粗糙的水平面相切于A点,质量为m=1kg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从C点运动到A点,物体从A点进入半圆轨道的同时撤去外力F,物体沿半圆轨道通过最高点B后作平抛运动,正好落在C点,已知A、C间距离l=2m,F=15N,g取10m/s2,试求:
(1)物体在B点时的速度.
(2)物体在B点时半圆轨道对物体的弹力.
(3)物体从C到A的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不同时代的学者或科学家对运动有不同的描述,下列三位学者或科学家生活年代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牛顿、亚里士多德B.牛顿、亚里士多德、爱因斯坦
C.亚里士多德、爱因斯坦、牛顿D.亚里士多德、牛顿、爱因斯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所研究的物体,可看作质点的是(  )
A.天文学家研究地球的自转
B.用GPS确定远洋海轮在大海中的位置
C.教练员对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进行指导
D.花样滑冰运动员正在表演冰上舞蹈动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1)该同学从实验室取了如下器材:①电磁打点计时器、②天平、③细绳、④纸带、⑤小车、⑥钩码、⑦毫米刻度尺、⑧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以上哪些器材是多余的:②(填代号),为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要的器材是刻度尺.
(2)实验操作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C.
A.该同学所用打点计时器是图1的款式
B.开始实验时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一端
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D.纸带移动速度越大,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
(3)在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 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
①如图3,纸带上F点对应的刻度尺读数为6.20cm;
②设打点计时器的周期为T,计算vF的公式为vF=$\frac{{d}_{6}-{d}_{4}}{10T}$;(用图2纸带中标识的dn表示)
③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打点计时器在打B,C,D,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表.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试在图4所示坐标系中合理选择好标度,作出v-t图象,利用该图象求物体的加速度a=0.40 m/s2(两位有效数字).
对应点ABCDEF
速度(m/s)/0.1410.1800.2180.2620.3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同学用一个多用电表测大约2KΩ的电阻(表盘如下图).该多用电表的电阻档有四个倍率,分别是×1、×10、×100、×1K,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则应:
(1)将选择开关置于×100;
(2)将红、黑表笔短接进行欧姆调零;
(3)将待测电阻RX接在两表笔之间进行测量;
若以上步骤正确操作后,表盘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是190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关于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是电荷的转移
B.接触起电可能是产生电荷的过程
C.感应起电时,由于带电体和被感应导体不接触,所以一定是产生了电荷
D.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都可能是创造了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