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供实验选择的重物有以下四个,应选择:D
A.质量为10g的砝码B.质量为200g的木球
C.质量为50g的塑料球D.质量为200g的铁球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D
A.实验中应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
B.可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计算重物的瞬时速度
C.因为是通过比较$\frac{m{v}^{2}}{2}$和mgh是否相等来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故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
D.释放重物前应手提纸带的上端,使纸带竖直通过限位孔
(3)质量m=1kg的物体自由下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4s,那么从打点计时器打下起点O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2.28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2.26J.(g=9.8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分析 根据实验的原理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确定合适的器材以及正确的操作步骤.
根据下降的高度求出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B点的速度,从而得出动能的增加量.

解答 解:(1)为减小实验误差,重物选择质量大一些,体积小一些的,所以应选用铁球.故选:D.
(2)实验中重物下落的时间可以通过打点计时器直接得出,不需要用秒表测量,故A错误.
B、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瞬时速度的大小,不能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学公式求解,否则运用机械能守恒验证机械能守恒,没有验证的意义,故B错误.
C、因为是通过比较$\frac{m{v}^{2}}{2}$和mgh是否相等来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质量可以约去,所以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故C正确.
D、释放重物前应手提纸带的上端,使纸带竖直通过限位孔,故D正确.
故选:CD.
(3)起点O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mghOB=1×9.8×0.2325J≈2.28J.
B点的瞬时速度${v}_{B}=\frac{{x}_{AC}}{2T}=\frac{0.3250-0.1550}{0.08}m/s$=2.125m/s,则动能的增加量$△{E}_{k}=\frac{1}{2}m{{v}_{B}}^{2}$=$\frac{1}{2}×1×2.12{5}^{2}≈$2.26J.
故答案为:(1)D,(2)CD,(3)2.28,2.26.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纸带的处理方法,会根据纸带求解瞬时速度,从而得出动能的增加量,会根据下降的高度求出重力势能的减小量,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所示,圆心为O的半圆形光滑绝缘细杆固定在竖直面内,细杆最低点固定着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Q,穿在细杆上的两个质量相同的带电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分别为A、B,AO、BO与QO的夹角分别为α、β(α>β),两球间的库仑力可忽略不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电荷Q的电场中,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B.在电荷Q的电场中,A点场强大于B点场强
C.两球所受细杆的弹力相同
D.两球所带电荷量之比为qA:qB=sin3$\frac{α}{2}$:sin3$\frac{β}{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地球可近似看成球形,由于地球表面上物体都随地球自转,所以有(  )
A.物体在赤道处受的地球引力等于两极处,而重力小于两极处
B.物体在赤道处的角速度比在南纬30°处的大
C.地球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不一定指向地心,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比南纬30°处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
D.地面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时提供向心力的是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链球运动员在将链球抛掷出去之前,总要双手抓住链条,加速转动几圈,如图所示,这样可以使链球的速度尽量增大,抛出去后飞行更远,在运动员加速转动的过程中,能发现他手中与链球相连的链条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将随链球转度的增大而增大,则下列几个图象中能描述ω与θ的关系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在地球上发射一颗卫星,其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已知某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81倍,半径是地球半径的9倍,欲在该星球上发射一颗人造卫星,其最小发射速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以10m/s的速度水平抛出一小球,空气阻力不计,取g=10m/s2,当其水平位移与竖直位移相等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运动时间是1sB.小球运动时间是2s
C.小球速度大小是$10\sqrt{2}$m/sD.小球速度大小是2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已知,某卫星在赤道上空轨道半径为r1的圆形轨道上绕地运行的周期为T,卫星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赤道上某城市的人每三天恰好五次看到卫星掠过其正上方.假设某时刻,该卫星如图在A点变轨进入椭圆轨道,近地点B到地心距离为r2.设卫星由A到B运动的时间为t,地球自转周期为T0,不计空气阻力.则(  )
A.T=$\frac{3}{8}$T0
B.t=$\frac{({r}_{1}+{r}_{2})T}{2{r}_{1}}$$\sqrt{\frac{{r}_{1}+{r}_{2}}{2{r}_{1}}}$
C.卫星在图中椭圆轨道由A到B时,机械能增大
D.卫星由图中圆轨道进入椭圆轨道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两相同平板小车A、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两小车质量均为2kg,车长0.3m,A车左端放一小铁块C,质量为1kg,铁块与小车表面的摩擦因数均为0.4,开始A、C一起以v0=4m/s滑向静止的B车,A、B碰撞后粘在一起,求:
①B车运动的最大速度;
②通过计算说明,C停在A车还是B车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有质量相等的a、b、c三个小球,在同一高度以大小相等的初速度分别将a球竖直向下抛出,b球斜向上抛出,c球斜向下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这三个小球(  )
A.运动时间相同B.运动加速度相同
C.落地时重力的功率相同D.落地时的动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