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现要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小车所受拉力和及其速度可分别由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记录下来.速度传感器安装在距离L=48.0cm的长木板的A、B两点.

(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
②平衡摩擦力,让小车在没有拉力作用时能做运动;
③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
④接通电源后自C点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F的大小及小车分别到达A、B时的速率vA、vB
⑤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④的操作.
(2)下表中记录了实验测得的几组数据,vB2-vA2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率的平方差,则加速度的表达式a=.表中的第3次实验数据应该为a=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如图2所示的坐标纸上已经绘出了理论上的a-F图象.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由实验测得的a-F图线.
次数F(N)vB2-vA2(m2/s2a(m/s2
10.600.770.80
2   1.041.611.68
31.422.342.44
42.624.654.84
53.005.495.72
(4)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两个关系图线,分析造成上述偏差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

分析 (1)注意平衡摩擦力的原理,利用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来平衡摩擦力,若物体能匀速运动则说明恰好平衡了摩擦力;
(2)根据运动学公式中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可以写出正确的表达式;
(3)利用描点法可正确画出图象;
(4)对比实际与理论图象可知,有外力时还没有加速度,由此可得出产生偏差原因.

解答 解:(1)根据平衡状态的特点可知知道当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说明摩擦力已经被平衡.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公式有:v2-v02=2as可知加速度为:a=$\frac{{v}_{B}^{2}-{v}_{A}^{2}}{2L}$,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解得:a=2.44m/s2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内描出对应点,然后作出图象如图所示:

(4)对比图象可知,实际图象没有过原点而是和横坐标有交点,造成原因是因为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或拉力传感器读数偏大.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 (2)$\frac{{v}_{B}^{2}-{v}_{A}^{2}}{2L}$;2.44;(3)图象如图所示;(4)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数据处理等问题;明确实验原理,正确进行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是对学生学习实验的基本要求,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xOy平面中,在x≥0与y≤y0的范围内存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方向沿x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一带电粒子(重力不计)从O点沿与x轴正方向成θ、以初速度v0射入匀强电场,粒子飞出电场时速度恰好沿y轴正方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为$\frac{{y}_{0}sinθ}{{v}_{0}}$
B.粒子飞出电场时的横坐标为$\frac{{y}_{0}}{2tanθ}$
C.粒子的比荷为$\frac{{v}_{0}^{2}sinθcosθ}{{y}_{0}E}$
D.粒子在电场中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frac{{v}_{0}^{2}tanθ}{{y}_{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测量桌面光滑与粗糙两种情况下的轻质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实验过程如下:

(1)如图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量出固定于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d为10.15mm;
(2)将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与带有遮光条的滑块相连,在桌面上合适位置固定光电门,将光电门与数字计时器(图中未画出)连接;
(3)当桌面光滑时,滑块被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弹射出去,若滑块质量为m,滑块上的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为t,则弹簧弹射滑块的过程中释放的弹性势能为$\frac{m{d}^{2}}{2{t}^{2}}$(用m、d、t表示);
(4)当桌面粗糙时,用滑块把弹簧压缩到某一位置,测量出滑块到光电门的距离x.释放滑块,测出滑块上的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t;再通过在滑块上增减砝码来改变滑块的质量m,重复操作,得出一系列滑块质量m与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的值.根据这些数值,作出$\frac{1}{{t}^{2}}-\frac{1}{m}$-图象,如图丙所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由图象可知,每次弹簧被压缩时具有的弹性势能大小是Ep=$\frac{b{d}^{2}}{2a}$,滑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frac{b{d}^{2}}{2gx}$.(用a、b、d、g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为了“研究动能改变与合外力做功”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第一步:把带有定滑轮的木板有滑轮的一端垫起,将滑块M和带夹重锤m通过细绳 跨过定滑轮相连,重锤夹后连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调整木板倾角,直到轻推滑 块后,滑块沿木板向下匀速运动,如图甲所示. 第二步:保持长木板的倾角不变,将打点计时器安装在长木板靠近滑轮处,取下细绳 和重锤,将滑块与纸带相连,使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然后接通电源,释放滑块,使之从静止开始向下加速运动,打出纸带,如图乙所示.打出的纸带如图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O、A、B、C、D、E、F 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根据纸带求滑块速度,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滑块速度vB=$\frac{{x}_{3}-{x}_{1}}{2△t}$.
(2)已知重锤质量为 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g,要测出某一过程合外力对滑块做的功还必须测出这一过程滑块运动的位移x(写出物理名称及符号,只写一个物理量),合外力对滑块做功的表达式W=mgx.
(3)算出滑块运动 OA、OB、OC、OD、OE 段合外力对滑块所做的功W以及在 A、B、C、D、E 各点的速度v,以v2为纵轴、W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描点作出v2-W图象,得到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根据图象还可求得滑块的质量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所示是物理学家迈克耳孙测定光速的实验示意图.八面镜静止不动时,望远镜C中可见光源S的像,现在使八面镜开始转动,并且使转速逐渐增大到每秒n转时,在望远镜C中又可看到光源S的像,如果测得入面镜与凹镜之间的距离是L,凹镜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可以忽略,则测得的光速是(  )
A.16nLB.8nLC.4nLD.2n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经开关S与电池连接,a处有一带电的小液滴,S闭合后,液滴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开关S闭合,A板稍向下移,则液滴将向下加速运动
B.保持开关S闭合,B板稍向右平移,则液滴仍将保持静止
C.充电后,将开关S断开,A板稍向下移,则液滴将向上加速运动
D.充电后,将开关S断开,将B板稍向右平移,则液滴仍将保持静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连接两平行金属板的一部分是导线CD与有源回路的一部分导线GH平行,金属板置于磁场中,当一束等离子体射入两金属板之间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等离子体从右方射入,上金属板的电势高
B.若等离子体从左方射入,下金属板的电势高
C.若等离子体从右方射入,CD段导线受到向左的安培力
D.若等离子体从左方射入,GH段导线受到向右的安培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电子束焊接机中的电场线如图中虚线所示,K为阴极,A为阳极,两极之间的距离为d.在两极之间加上高压U,有一电子从K极由静止被加速.不考虑电子重力,元电荷为e,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K沿直线到A电势逐渐减小B.电子到达A极板时的动能等于eU
C.由K到A电子的电势能增加eUD.A、K之间的电场强度等于$\frac{U}{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有一块长方体木板被锯成如图所示的A、B两块放在水平面桌面上,A、B紧靠在一起,木块A的角度如图所示.现用水平方向的力F垂直于板的左边推木块B,使两木块A、B保持原来形状整体沿力F的方向匀速运动,则(  )
A.木块B对木块A的弹力大于桌面对木块A的摩擦力
B.木块A只受一个摩擦力
C.木块A在水平面内受两个力的作用,合力为零
D.木块A对木块B的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