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请举出日常生活中你观察到的一个关于多普勒效应的实例.
                                                                        
(2)图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已知图中 B 质点起振比 A  质点早0.2s,B C 之间的距离是0.3m,则此列波沿                           传播,波速为                       m/s.

(3)某同学在家里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由于没有螺旋测微器测摆球的直径,采用了如下方法:先用秒表测得单摆周期为,然后让悬线缩短,再次测得单摆周期为,那么该同学测得的重力加速度为多少?

(1)鸣着汽笛迎面而来的汽车,笛声越来越高(2) -x方向  0.75m/s (3)
(1)鸣着汽笛迎面而来的汽车,人感觉到汽笛声越来越高(2分).
(2)-x方向(1分),0.75m/s(1分)
(3)设单摆原长为,由题意得
(1分),      (1分)
所以重力加速度为     (2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8分)
(1)(9分)某组同学设计了“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电火花计时器,C为装有细砂的小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细砂和小桶的总重量,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可用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得.

①图(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已知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保持细砂和小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记录小车加速度a与其质量m的数据. 在分析处理时,该组同学产生分歧;甲同学认为应该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数据作出小车加速度a与其质量m的图象.乙同学认为应该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数据作出小车加速度a与其质量倒数的图象. 两位同学都按照自己的方案将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进行了标注. 但尚未完成图象(如下图所示). 你认为同学             (填“甲”、“乙”)的方案更合理. 请继续帮助该同学作出坐标中的图象.

③在“探究加速度a与合力F的关系”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小桶中细砂的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的图线如图(c),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
答:                                          .

(2)(9分)某待测电阻的额定电压为3V(阻值大约为10Ω).
为测量其阻值,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可选用的器材
A:电流表A1(量程300mA,内阻约1Ω)  B:电流表A2(量程0.6A,内阻约3kΩ)
C:电压表V1(量程3.0V,内阻约5kΩ)   D:电压表V2(量程5.0V,内阻约5kΩ)
E: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50Ω)      F: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500Ω)
G:电源E(电动势4V,内阻可忽略)                  H:电键、导线若干
①为了尽可能提高测量准确度,应选择的器材为(只需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即可)电流表         ;电压表        ;滑动变阻器         .
②下列给出的测量电路中,最合理的电路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某物理课外小组想探究“带风帆的玩具小车所受阻力与运动速度的关系”,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1)猜想:①f与车的速度v无关;②;③
(2)探究步骤
①将带有风帆的玩具小车、已连接好电源的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按如图10甲所示安装在光滑倾斜的长木板上;
②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电源频率f=50Hz),使玩具小车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足够长的时间后关闭打点计时器;
③改变长木板的倾角,重复以上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木板倾角θ
sinθ
小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vm/s
小车匀速运动时速度的平方v2m/s2
1

0.07
0.60
0.36
2
10°
0.18
 
×
3
24°
0.41
3.51
12.32
4
36°
0.59
5.06
25.60
5
48°
0.74
6.34
40.20
6
60°
0.87
 
×
请你根据该小组的探究完成下列的问题:
(Ⅰ)图10乙是倾角θ=10°的一条打点纸带,通过计算完成表中对应的空白项;
(Ⅱ)通过观察表中的实验数据,试将θ=60°时小车匀速运动的速度填在表中对应的空白处.
(Ⅲ)结论:在实验误差范围内,通过对数据的观察分析,玩具小车所受的阻力与运动        速度的定性关系是                               .也可以进一步通过图象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运动小车所受到阻力与运动速度的定量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1)了解实验仪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工作条件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前提,通过对实验仪器的观察,掌握新仪器的使用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实验能力。
(2)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
①在如下实验步骤中,正确合理的排列顺序为         
A.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B.安好纸带
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D.接通220V交流电源
E.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
②在安放纸带时,要检查墨粉纸盘是否已经正确地套在   ,还要检查     是否夹在两条纸带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1和2,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如图所示.现用一个小钉固定住绳套1的位置不变,而改变弹簧秤2的位置拉橡皮条,结点仍到达位置O,则绳套1的拉力的大小和方向

[  ]
A.力的大小不变,方向也不变
B.力的大小改变,方向不变
C.力的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D.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均正确。甲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功和速度的关系图线,即图,如图8甲所示,并由此图线得出“功与速度的平方一定成正比”的结论。乙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功与速度平方的关系图线,即图,如图8乙所示,并由此也得出“功与速度的平方一定成正比”的结论。关于甲、乙两位同学的分析,你的评价是(     )
A.甲的分析不正确,乙的分析正确
B.甲的分析正确,乙的分析不正确
C.甲和乙的分析都正确
D.甲和乙的分析都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为了研究牛顿第二定律,在水平玻璃上放两辆小车A、B,小车的前端拴上细线,跨过定滑轮,与小盘(盘内装有砝码)相连,小车的后端也拴上细线,并用铁夹夹住。打开或关上铁夹可以控制两车的运动。起初时,两车并排放置,如图所示。如果牵引两车的拉力相同,两车的质量之比为2:3,则相同时间内两车的位移之比为_____,如果两车的质量相同,牵引两车的拉力之比为2:3,则相同时间内两车的位移之比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如图4-4-13所示,是研究“水流射程与排水孔高度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取一只较高的塑料瓶(如可乐饮料瓶)在侧壁的母线上钻一排小孔,保持小孔的间距为定值,在每个小孔中紧插一段圆珠笔芯的塑料管,作为排水管(图中只画了几个作为示意,实验时应多做几个,以保证实验尽量准确).再剪若干小段软塑料管,将其一头加热软化封闭起来,作为排水管的套帽并插入对应的小孔中,另备接水盘,直尺,水杯等.任拔出一个套帽(设其对应排水小孔到底面的高度为)就可以测得其水流的射程为,多做几次实验,且每次实验时液面初始高度均为H,利用描点法就在图4-4-14中可画出的图像.请你根据理论分析后并在图中画出这个图像,当水从距底面多高的位置的孔中喷出时射程最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1)某同学利用如图1(a)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①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______状态.
②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1(b)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x0=______cm,劲度系数k=______N/m.
③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1(c)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x=______cm.
(2)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无轮子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所受拉力F关系的实验,图2甲为实验装置简图.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实验时要平衡摩擦力B.实验时不需要平衡摩擦力
C.钩码的重力要远小于小车的总重力 D.实验进行时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②如图2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距离如图所示.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该同学计算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
③保持实验小车重量20N不变,长木板水平放置,改变砂和砂桶质量,得到图2丙中的图线不通过原点.现在要让图线过原点,则长木板与水平桌面的倾角θ应调整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