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下列实验中,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一面的有(    ).

AB

解析试题分析:散射后波长变长是康普顿效应,经典的电磁理论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康普顿借助于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从光子与电子碰撞的角度对此实验现象进行了圆满地解释,此为光的粒子性,答案A正确。锌板被光照射后有电子逃逸出,此为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爱因斯坦因此发现而获得诺贝尔奖。答案B对。散射实验是卢瑟福发现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实验,与光的粒子性无关。C错。线状谱的出现使得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无法解释,据此波尔提出了原子能级和轨道的量子化,与光的粒子性无关答案D错
考点:原子结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B.玻尔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原子能量的量子化
C.放射线能杀伤癌细胞或阻止癌细胞分裂,所以人体可以经常照射
D.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较低能级跃迁,能产生   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其中频率最大的光子是从n=4的能级向n=   的能级跃迁所产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62eV到3.11eV之间。由此可推知, 氢原子(     )

A.从高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波长比可见光的短
B.从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均为可见光
C.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频率比可见光的高
D.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为可见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β射线比α射线更容易使气体电离
B.原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吸收能量
C.核反应堆产生的能量一定来自轻核聚变
D.同一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某单色光束照射下,只能发出频率为ν1、ν2、ν3的三种光,且ν1<ν2<ν3则该照射光的光子能量为(     ).
A .hν1                Bhν2                 C hν3                D h(ν1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的轨道的过程中

A.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加,原子的电势能增加 
B.原子要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的电势能减少 
C.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加,原子的电势能减少 
D.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少,原子的电势能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居里夫妇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
B.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增大。
C.德布罗意在爱因斯坦光子说的基础上提出物质波的概念,认为一切物体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D.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的组成.
E.赫兹在实验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使光的微粒理论得以东山再起的重要现象——光电效应。
F.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一定吸收核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是卢瑟福根据天然放射实验提出来的
B.核反应方程:Be+He―→C+X中的X为质子
C.C的半衰期为5 730年,若测得一古生物遗骸中的C含量只有活体中的,则此遗骸距今约有17 190年
D.一群氢原子处在n=4的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辐射的光谱线条数为4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