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A处为绕月轨道上运动的空间站,有一关闭动力的航天飞机在月球引力作用下向月球靠近,并与空间站在B处对接。已知空间站绕月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航天飞机正加速飞向B处
B.航天飞机在B处由椭圆轨道进入空间站轨道必须点火减速
C.根据题中条件可以算出月球质量
D.根据题中条件可以算出空间站受到月球引力的大小
D

试题分析:航天飞机在引力作用下靠近月球,引力做正功,速度增大,A正确;航天飞机在B处必须点火减速,才能与空间轨道对接,B正确;由GMm/r2=m1(2π/T)2r,根据已知条件可求出月球的质量M,C正确;空间站的质量未知,不能求出月球与空间站间的引力,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某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约为1.5小时,它与同步卫星相比
A.动能一定大B.向心力一定大
C.向心加速度一定大D.距离地面的高度一定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一行星绕恒星作圆周运动。由天文观测可得,其运动周期为T,速度为v,引力常量为G,则
A.恒星的质量为B.行星的质量为
C.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D.行星运动的加速度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公式v="ωr" ,卫星运动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仍做圆周运动,则线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
B.根据公式F=GMm/r2 ,卫星运动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仍做圆周运动,则向心力减少到原来的1/4
C.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虽被确定,但高度和速度可以选择,高度增加,速度增大,高度降低,速度减小
D.地球同步卫星和地球自转同步,因此同步卫星的高度和速度是一定的,且地球同步卫星只能定点在赤道上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7分)某天体的半径为地球半径的2倍,质量为地球质量的1/8倍,求该天体的第一宇宙速度及该天体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已知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8km/s,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10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嫦娥三号将于今年12月发射,嫦娥三号及其月球车实现一系列重大突破,将完成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实现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九天揽月的梦想。一位勤于思考的同学为探月机械人设计了如下实验:在月球表面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出一个物体,测得物体的经过t时间落回。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月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若物体只受月球引力的作用,上抛高度很小。求:
(1)月球的质量
(2)嫦娥三号在距月球表面高R处绕月球圆周运行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在月球附近圆轨道上运行的“嫦娥二号”,到A点时变为椭圆轨道,B点是近月点,则
A.从A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嫦娥二号”受到月球的引力增大
B.从A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月球对“嫦娥二号”的引力做负功
C.“嫦娥二号”在A点比在B点的速度小
D.“嫦娥二号”在A点比在B点的速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10年10月1日,继 “嫦娥一号” 卫星成功发射之后, “嫦娥二号”卫星再次发射成功.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另一重要成果。“嫦娥二号”发射后先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经多次变轨,最终进入距月面h =" 100" km的圆形工作轨道,开始进行科学探测活动. 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嫦娥二号绕月球运行的周期为
B.由题目条件可知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C.嫦娥二号在轨道上绕行的线速度为
D.嫦娥二号轨道处的加速度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12分)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神舟号”飞船,目前已经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其发射过程简化如下: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由长征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的椭圆轨道上,A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1,飞船飞行五周后进行变轨,进入预定圆轨道,如图所示,设飞船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n圈所用时间为t,若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求:

⑴地球的平均密度是多少;
⑵飞船经过椭圆轨道近地点A时的加速度大小;
⑶椭圆轨道远地点B距地面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