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7.73×1014Hz和5.44×1011Hz,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效应,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       
A.波长B.频率C.能量D.动量
A

试题分析:设入射光的频率为υ,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Ek=hυ-W0,W0=hυ0,由题意可知,钙的截止频率比钾的大,因此钙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比钾的小,其动量也小,故选项C、D错误;根据德布罗意波长公式可知:λ=,又有:c=λf,故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纳米技术是跨世纪的新技术,将激光束一宽度集中到纳米范围内,可修复人体已损坏的器官,可对DNA分子进行超微型基因修复,把诸如癌症、遗传疾病等根除.在这些技术中,人们主要利用了激光的(  )
A.单色性B.平行度高C.亮度高D.杀菌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实验中测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和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图中A点表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对光电效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普朗克利用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B.一定强度的入射光照射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多
C.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子的能量就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D.由于不同金属的逸出功不相同,因此不同金属材料的极限波长也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爱因斯坦因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ν0为极限频率。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逸出功与ν有关
B.Ekm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C.当ν>ν0时,会逸出光电子
D.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
E.遏止电压的大小只由入射光的频率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光电管的原理图,已知当有频率为ν0的光照射到阴极 K上时,电路中有光电流,则
A.当换用频率为ν1(ν1<ν0)的光照射阴极 K时,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
B.当换用频率为ν2 (ν2>ν0)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
C.当增大电路中电的电压时,电路中的光电流一定增大
D.当将电极性反接时,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
C.遏止电压与光照时间有关
D.若紫外线照射时没有光电流,则用频率更小的红外线照射就可能有光电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Th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成为稳定的原子核Pb
B.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Be+He→C+n
C.20个U的原子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剩下5个U
D.一定强度的入射光照射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多
E.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ν0为极限频率。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_____
A.逸出功与ν有关
B.Ekm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C.ν<ν0时,会逸出光电子
D.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