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某小组在进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已知单摆摆动的摆角小于5°,
(1)单摆的摆长应是球自然下垂时从悬点量至           的距离,此实验在测量周期应从摆球摆到               处开始计时。
(2)某同学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悬挂后的摆线长为L,再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为d ,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毫米。

(3)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从单摆运动到最低点开始计时且记数为1,到第n次经过最低点所用的时间内为t; 该单摆在摆动过程中的周期为             
(4) 某同学用秒表测得球第40次经过最低点的时间如图所示,则秒表读数为       s;单摆的周期为           s。
 
(5)用上述物理量的字母符号写出求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g =                   .
(6)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的值总是偏大,其原因可能是下述原因中
           .

A.单摆的悬点未固定紧,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增长了
B.把n次摆动时间误记为(n+1)次摆动的时间
C.以摆线长作为摆长来计算
D.以摆线长与摆球的直径之和作为摆长来计算
(7)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k。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k表示)若根据所得数据连成的直线的延长线没过坐标原点,而是与纵轴的正半轴相交于一点,则由此图象求得的重力加速度的g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1)球心 最低点(2) 29.8 (3) 2t/n-1 (4) 79.9 4.1 (5)π2(n-1)2(L+d/2)/t2 (6) BD (7) 4π2/k              无影响

解析试题分析:(1)摆长等于摆线长与球半径之和;单摆摆球经过平衡位置的速度最大,最大位移处速度为0,在平衡位置计时误差最小.
(2)摆球的直径为:
(3)单摆周期为
(4)秒表的读数为,单摆周期为
(5)根据周期公式得,
(6)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测得的单摆周期变大,根据可知,测得的g应偏小.故A错误;实验中误将n次全振动计为n+1次,可得周期减小,根据公式可得g变大,B正确;以摆线长作为摆长来计算,摆长偏小,根据可知,测得的g应偏小.故C错误;D、以摆线长与摆球的直径之和作为摆长来计算,摆长偏大,根据可知,测得的g应偏大.故D正确.故选BD;
(7)根据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可知,图线斜率,则;若根据所得数据连成的直线的延长线没过坐标原点,而是与纵轴的正半轴相交于一点,则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失误是摆长漏加小球半径,从g的表达式可知:g与摆长无关,所以因此失误对由图象求得的重力加速度的g的值无影响.
考点: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点评:常用仪器的读数要掌握,这是物理实验的基础.掌握单摆的周期公式,从而求解加速度,摆长、周期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单摆的周期采用累积法测量可减小误差.对于测量误差可根据实验原理进行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实验中学的学习小组在进行科学探测时,一位同学利用绳索顺利跨越了一道山涧,他先用绳索做了一个单摆(秋千),通过摆动,使自身获得足够大的速度后再平抛到山涧对面,如图所示,若他的质量是M,所用绳长为L,在摆到最低点B处时的速度为v,离地高度为h,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1)他用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应不小于多少?
(2)这道山涧的宽度不超过多大?
(3)若该同学是从某高处A点无初速度下摆的,则下摆时绳子倾角θ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小组在进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已知单摆摆动的摆角小于5°,
精英家教网
(1)单摆的摆长应是球自然下垂时从悬点量至
 
的距离,此实验在测量周期应从摆球摆到
 
处开始计时.
(2)某同学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悬挂后的摆线长为L,再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为d,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
 
毫米.
(3)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从单摆运动到最低点开始计时且记数为1,到第n次经过最低点所用的时间内为t; 该单摆在摆动过程中的周期为
 

(4)某同学用秒表测得球第40次经过最低点的时间如图所示,则秒表读数为
 
s;单摆的周期
 
s.
(5)用上述物理量的字母符号写出求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g=
 

(6)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的值总是偏大,其原因可能是下述原因中
 

A.单摆的悬点未固定紧,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增长了
B.把n次摆动时间误记为(n+1)次摆动的时间
C.以摆线长作为摆长来计算
D.以摆线长与摆球的直径之和作为摆长来计算
(7)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
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k.则重力加速度g=
 
.(用k表示)若根据所得数据连成的直线的延长线没过坐标原点,而是与纵轴的正半轴相交于一点,则由此图象求得的重力加速度的g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某实验小组在进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已知单摆在摆动过程中的摆角小于5°;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从单摆运动到最低点开始计时且记数为1,到第n次经过最低点所用的时间内为t;在测量单摆的摆长时,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悬挂后的摆线长(从悬点到摆球的最上端)为L,再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为d(读数如图).
(1)该单摆在摆动过程中的周期为
 

(2)用上述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求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g=
 

(3)从图可知,摆球的直径为
 
cm.
(4)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的值总是偏大,其原因可能是下述原因中的
 

A.单摆的悬点未固定紧,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增长了 
B.把n次摆动的时间误记为(n+1)次摆动的时间
C.以摆线长作为摆长来计算     
D.以摆线长与摆球的直径之和作为摆长来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4届浙江省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小组在进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已知单摆摆动的摆角小于5°,

(1)单摆的摆长应是球自然下垂时从悬点量至           的距离,此实验在测量周期应从摆球摆到               处开始计时。

(2)某同学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悬挂后的摆线长为L,再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为d ,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毫米。

(3)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从单摆运动到最低点开始计时且记数为1,到第n次经过最低点所用的时间内为t; 该单摆在摆动过程中的周期为             

(4) 某同学用秒表测得球第40次经过最低点的时间如图所示,则秒表读数为       s;单摆的周期为           s。

 

(5)用上述物理量的字母符号写出求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g =                   .

(6)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的值总是偏大,其原因可能是下述原因中

           .

A.单摆的悬点未固定紧,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增长了

B.把n次摆动时间误记为(n+1)次摆动的时间

C.以摆线长作为摆长来计算

D.以摆线长与摆球的直径之和作为摆长来计算

(7)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k。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k表示)若根据所得数据连成的直线的延长线没过坐标原点,而是与纵轴的正半轴相交于一点,则由此图象求得的重力加速度的g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