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测量对象为一节新的干电池.

(1)用图(a)所示电路测量时,在较大范围内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电压表读数变化不明显,原因是:电源内阻很小.
(2)为了提高实验精度,采用图乙所示电路,提供的器材:
量程3V的电压表V,量程0.6A的电流表A(具有一定内阻),
定值电阻R0(阻值未知,约几欧姆),滑动变阻:R1(0~10Ω)
滑动变阻器R2(0~200Ω),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导线若干
①电路中,加接电阻凰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方便实验操作和数据测量,二是防止变阻器电阻过小时,电池被短路或电流表被烧坏.
②为方便实验调节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用R1(填R1或R2).
③开始实验之前,S1、S2都处于断开状态.现在开始实验:
A.闭合S1,S2打向1,测得电压表的读数U0,电流表的读数为I0,则$\frac{{U}_{0}}{{I}_{0}}$=R0+RA.(电流表内阻用RA表示)
B.闭合S1,S2打向2,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当电流表读数为I1时,电压表读数为U1;当电流表读数为I2时,电压表读数为U2.则新电池电动势的表达式为E=$\frac{{U}_{1}{I}_{2}-{U}_{2}{I}_{1}}{{I}_{2}-{I}_{1}}$,内阻的表达式r=$\frac{{{U_1}-{U_2}}}{{{I_2}-{I_1}}}-\frac{U_0}{I_0}$.

分析 Ⅰ、作出电源的U-I图象,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可知,图象的斜率等于电源的内阻,再分析电压表读数变化不明显的原因.
Ⅱ、①加接电阻R0,起保护作用,限制电流,防止电池被短路或电流表被烧坏.②由于电表的读数在刻度盘中央附近,误差较小,则要求电路中电流较大,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选择阻值较小的变阻器.③根据欧姆定律分析A所测量的物理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方程组,可求出新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表达式.

解答 解:Ⅰ作出电源的U-I图象,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可知,图象的斜率等于电源的内阻,如图,图线1的斜率小于图线2的斜率,则对应的电源的内阻图线1的较小,由图可以看出,图线1电压随电流变化较慢.本实验中发现电压表读数变化不明显,原因是:电源内阻很小.
Ⅱ①加接电阻R0,起保护作用,限制电流,防止变阻器电阻过小时,电池被短路或电流表被烧坏
②滑动变阻器应选用R1.因为R1的总电阻较小,使电路中电流较大,电流表指针能在刻度盘中央附近,测量误差较小.
③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可以测出的物理量是定值电阻R0和电流表内阻之和,用测量写出表达式为:${R_0}+{R_A}=\frac{U_0}{I_0}$.
B、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E=U1+I1(R0+RA+r)…①
E=U2+I2(R0+RA+r)…②
联立解得:$E=\frac{{{U_1}{I_2}-{U_2}{I_1}}}{{{I_2}-{I_1}}}$
r=$\frac{{U}_{1}-{U}_{2}}{{I}_{2}-{I}_{1}}$-(R0+RA)=$\frac{{{U_1}-{U_2}}}{{{I_2}-{I_1}}}-\frac{U_0}{I_0}$.
故答案为:
Ⅰ、电源内阻很小;
Ⅱ、①防止变阻器电阻过小时,电池被短路或电流表被烧坏;
②R1
③A、R0+RA
B、$\frac{{U}_{1}{I}_{2}-{U}_{2}{I}_{1}}{{I}_{2}-{I}_{1}}$,$\frac{{{U_1}-{U_2}}}{{{I_2}-{I_1}}}-\frac{U_0}{I_0}$

点评 本题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用伏安法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定值电阻R0起保护作用,采用公式法处理数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从中国酒泉 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这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飞船,突破和掌握了出舱活动的相关技术.设飞船在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则飞船在轨道上运动的速度υ应满足(  )
A.υ<7.9k m/sB.υ=7.9 k m/s
C.7.9Km/s<υ<11.2 k m/sD.υ=11.2 k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一质点在水平面内运动,在xOy直角坐标系中,质点的坐标(x,y)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x=0.75t+0.2t2m,y=2.25t+0.6t2 m,则(  )
A.质点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B.质点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质点的运动是非匀变速直线运动D.质点的运动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引体向上测试中,先静止悬挂在单杠上,然后用力将身体向上拉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静止悬挂时,两手之间距离由图示位置增大,手臂的拉力增大
B.静止悬挂在单杠上时,小明处于失重状态
C.将身体向上拉起时,单杠对人不做功
D.将身体向上拉起时,单杠对人做正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所示,导热良好的汽缸中用不计质量的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光滑活塞的横截面积S=100cm2,初始时刻气体温度为27℃,活塞到气缸底部的距离为h.现对汽缸缓缓加热使汽缸内的气体温度升高到t,然后保持温度不变,在活塞上轻轻放一质量为m=20kg的重物,使活塞缓慢下降到距离底部1.5h的位置.已知大气压强P0=1.0×105pa,环境温度保持不变,g取10m/s2
①求t.
②判断活塞下降的过程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有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重力不计,可视为电荷)围绕一个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做圆周运动,如图,已知运动半径为R,求:
(1)粒子所受到的库仑力?
(2)粒子的速度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所示,阳光垂直射入静止的水中,水中离墙足够远的某处有一小平面镜,在墙OA和OA′上各有一光斑分别为S、S′(图中未画出).若已知水对红光折射率为n1,对紫光折射率为n2,平面镜和水平面的夹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斑S是彩色的且上边缘是紫色
B.若增大θ,光斑S中首先消失的是红光
C.若保证S、S′均存在,则需sin2θ<$\frac{1}{{n}_{1}}$
D.若保证S、S′均存在,则需sin$\frac{θ}{2}$<$\frac{1}{{n}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所示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半径R=0.9m的半圆轨道,一质量为m的小球沿轨道内侧运动刚好能过最高点.试求小球离开轨道后落地点与轨道圆心在地面上投影点之间的距离.(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为了测得某电池电动势E和内阻r,因考虑到两表内阻对测量的影响,(已知电流表内阻RA与电池内阻相差不大)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

(1)根据图甲实验电路,请在乙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
(2)合上开关S1,S2接图甲中的1位置,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记录下几组电压表示数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S2接图甲中的2位置,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再记录下几组电压表示数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在同一坐标系内分别描点作出电压表示数U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的图象.如图丙所示,两直线与纵轴的截距分别为UA、UB,与横轴的截距分别为IA、IB
①接1位置时,作出的U-I图线是图丙中的B(选填“A”或“B”)图线;测出的电池电动势E和内阻r存在系统误差,原因是电压表的分流;
②由图丙可知,被测的干电池电动势的真实值分别为E=UA
③由图丙可知,所用电流表内阻RA=$\frac{{U}_{A}}{{I}_{A}}$-$\frac{{U}_{A}}{{I}_{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