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如图,三棱镜ABC中.∠A=90°,∠B=60°.AB的边长为.让光线从AB边的中点D以某一角度射入三棱镜,到达AC边时恰好发生全反射.已知棱镜的折射率n=$\frac{2\sqrt{3}}{3}$,不考虑光在BC边的反射,求:(真空中的光速为c)
(1)光从BC边出射角的正弦值sini;
(2)光在棱镜中传播所用的时间t.

分析 (1)光线到达AC边时恰好发生全反射,入射角等于临界角C,由sinC=$\frac{1}{n}$求出临界角C,画出光路图,由几何知识求出光线反射到BC边上时的入射角,再由折射定律求光从BC边出射角的正弦值sini;
(2)由几何关系求出光在棱镜中传播的路程s,由v=$\frac{c}{n}$得到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度v,由t=$\frac{s}{v}$求光在棱镜中传播所用的时间.

解答 解:(1)由sinC=$\frac{1}{n}$=$\frac{1}{\frac{2\sqrt{3}}{3}}$=$\frac{\sqrt{3}}{2}$得
临界角 C=60°
由于光线到达AC边时恰好发生全反射,入射角等于临界角C,光路图如图所示.
从F点出射时,入射角为r,出射角为i.
由几何知识可得 r=60°-30°=30°
由n=$\frac{sini}{sinr}$得 sini=nsinr=$\frac{\sqrt{3}}{3}$
(2)由几何关系知 DE=l,EF=BD=$\frac{l}{2}$
则光在棱镜中传播的路程 s=DE+EF=l+$\frac{l}{2}$=$\frac{3}{2}$l
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度 v=$\frac{c}{n}$
则光在棱镜中传播所用的时间 t=$\frac{s}{v}$
联立得 t=$\frac{\sqrt{3}l}{c}$
答:
(1)光从BC边出射角的正弦值sini为$\frac{\sqrt{3}}{3}$;
(2)光在棱镜中传播所用的时间t为$\frac{\sqrt{3}l}{c}$.

点评 本题是几何光学问题,做这类题目,一般首先要正确画出光路图,当光线从介质射入空气时要考虑能否发生全反射,要能灵活运用几何知识帮助求角的大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自转周期逐渐变大,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相比(  )
A.距地面的高度变大B.向心加速度变大
C.线速度变大D.角速度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固定有左、右两竖直挡板,挡板间距离足够长,有一质量为M,长为L的长木板靠在左侧挡板处,另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放置在长木板的左端,已知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M>m.现使小物块和长木板以共同速度v0向右运动,设长木板与左、右挡板的碰撞中无机械能损失.试求:
(1)将要发生第二次碰撞时,若小物块仍未从长木板上落下,则它应距长木板左端多远;
(2)为使小物块不从长木板上落下,板长L应满足什么条件;
(3)若满足(2)中条件,且M=2kg,m=1kg,v0=10m/s,试计算整个系统从开始到刚要发生第四次碰撞前损失的机械能.(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是一个多用电表的简化电路图.S为单刀多掷开关,通过操作开关,接线柱O可以接通1,也可以接通2、3、4、5或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开关S分别接1或2时,测量的是电流,其中S接1时量程较大
B.当开关S分别接3或4时,测量的是电阻,其中A是黑表笔
C.当开关S分别接5或6时,测量的是电阻,其中A是红表笔
D.当开关S分别接5和6时,测量的是电压,其中S接5时量程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利用图1的装置可测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在斜面底端O处固定一光电  门,当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的P点从静止滑下,通过光电门时,与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显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测得P、O间的距离为x.已知遮光片的宽度为d.完成下列填空:
(1)P、O间的距离x、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滑块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遮光片的宽度d四个物理量间满足的关系式是$(\frac{d}{△t})^{2}=2ax$;
(2)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如图2所示,则d=0.500cm,
(3)多次改变滑块从斜面上开始下滑的位置,每次都让滑块由静止滑下,用米尺分别测出下滑点与O间的距离x,记下遮光片相应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利用所得数据作出($\frac{d}{△t}$)2-x图线如图3所示:
①由图线可得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3.92m/s2
②测得斜面的高度h=60.00cm、斜面的长度L=100.00cm,取g=9.80m/s2,则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值μ=0.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固定斜面倾角为30°,质量为m的小物块自斜面底端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恰好等于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若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  )
A.小物块上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小物块上滑过程中动能损失了mgH
C.小物块上滑过程中动能损失了2mgH
D.小物块上滑过程中机械能损失了2m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所示,虚线a、b、c是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同,实线为一个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的运动轨迹,P、Q是轨迹上的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个等势面中,等势面a的电势最高
B.带电质点一定是从P点向Q点运动
C.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比通过Q点时小
D.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动能比通过Q点时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水平线上的O点放置一点电荷,图中画出了电荷周围对称分布的几条电场线,如图所示.以水平线上的某点O′为圆心,画一个圆,与电场线分别相交于a、b、c、d、e,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e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b、c两点间电势差等于e、d两点间电势差
C.a点电势高于c点电势
D.电子在d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小盘和砝码牵引小车,使小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①此实验中可以不测量加速度的具体值,原因是a正比于S,故只须研究S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可表明a之间的关系.
②通过改变盘内砝码质量,就可以改变小车所受的合力.
③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分别以a为纵坐标、$\frac{1}{m}$为横坐标作图象,这样就能直观地看出二者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