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功  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

(1)将一块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在桌面 上,在长木板的另一端固定打点计时器;
(2)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连在小 车后端,用细线跨过定滑轮连接小车和钩码;
(3)把小车拉到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接通电源,从静止开始释放小车,得到一条纸带;
(4)关闭电源,通过分析小车位移与速度的变化关系来研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下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点O为纸带上的起始点,A、B、C是纸带的三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均有4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得A、B、C到O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所用交变电源的频率为50Hz,问:

(1)打B点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B=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本实验中,若钩码下落高度为h1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W0,则   当钩码下落h2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            。(用h1、h2、 w0表示)
(3)实验中,该小组同学画出小车位移x与速度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 示。根据该图形状,某同学对W与v的关系作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       (填写选项字母代号)

A.    B.       C.       D. 
(4)在本实验中,下列做法能有效地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填写选项字母代号)
A.把长木板右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B.实验中控制钩码的质量,使其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
C.调节滑轮高度,使拉小车的细线和长木板平行
D.先让小车运动再接通打点计时器
(1)0.40   (2)(3) AC   (4)C
(1)B点速度可根据AC间的平均速度去求(2)由(3)如果图线应该是一条直线,如果,图线应该是跳双曲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工作电压为4V~6V。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__________s打一次点。
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重物和纸带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所用打点计时器接工作电压为4V~6V,频率是50HZ的交流电源。重物的质量为m(kg)。选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O为起始点,ABC是三个计数点,三个计数点的选择是,从A开始每隔一个点选一个计数点。用最小刻度为mm(毫米)的刻度尺测得OA=11.13cm,OB=17.75cm,OC=25.9cm。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要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应该写成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以上数据可知,当打点计时器打到B点时重物的重力势能比开始下落时减少了______________J,这时重物的动能是________________J。(g取9.80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的装置如图所,(1)在实验前应(    )

① 将斜槽的末端切线调成水平
② 将木板校准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  落的竖直平面平行
③ 在白纸上记录斜槽末端槽口的位置O,作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和所建坐标系的原点
④ 测出平抛小球的质量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某学生在做“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忘记记下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位置O,A为物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的位置,根据图中数据,求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m/s , B点物体的速度的大小:             m/s。 (取g=10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用1kg的小车,在平衡摩擦力之后,挂上44g的小砂桶后,小车拖动纸带并打出一系列的点。图4中的纸带只是打出的纸带的一部分,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10s,测量数据如图4所示。(重力加速度g =9.80m/s2;)则:(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b点所对应的小车运动的动能为         J;
(2)从b点到e点,小车动能的增加量为         J;
(3)从b点到e点,砂桶对小车做功          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一次实验中,质量m=1kg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相邻记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

那么:
(1)纸带的________(用字母表示)端与重物相连;
(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________;
(3)从起点P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量△EP=________,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________;(g取9.8m/s2)
(4)通过计算,数值上△EP________△Ek(填“<”、“>”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5)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打点计时器输入的交变电流的频率是50Hz,则打点计时器每隔________s打一个点。若测得纸带上打下的第10个到第20个点的距离为20.00cm,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rn/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某实验小组在进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已知单摆摆动过程中的摆角小于5°;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从单摆运动到最低点开始计时且记数为1,到第n次经过最低点所用的时间内为t;在测量单摆的摆长时,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悬挂后的摆线长(从悬点到摆球的最上端)为L,再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为d.

(1)用上述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求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g =                   .
(2)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的值总是偏大,其原因可能是下述原因中的           .
A.单摆的悬点未固定紧,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增长了
B.把n次摆动的时间误记为(n + 1)次摆动的时间
C.以摆线长作为摆长来计算
D.以摆线长与摆球的直径之和作为摆长来计算
(3) 某同学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秒表测单摆完成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所示,则单摆的周期为______________s。
(4)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k。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用k表示)若根据所得数据连成的直线的延长线没过坐标原点,而是与纵轴的正半轴相交于一点,则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失误是             ,因此失误,由图象求得的重力加速度的g             (偏大,偏小,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1.25厘米,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各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闪光频率是1           赫兹。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0=2            。(取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11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


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v2=________m/s.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求出小车的加速度是a=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