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下面哪个事实能证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
A.粒子的散射实验B.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发现
C.阴极射线的发现D.伦琴射线的发现
B
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发现证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粒子的散射实验证实了原子的核式结构,阴极射线是从阴极射出的电子流,伦琴射线又叫X射线,是原子核外的内层电子受激发产生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三个原子核X、Y、Z,X核放出一个正电子后变为Y核,Y核与质子发生核反应后生成Z核并放出一个氦核(),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X核比Z核多一个质子
B.X核比Z核少一个中子
C.X核的质量数比Z核质量数大3
D.X核与Z核的总电荷是Y核电荷的2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核电站的核能来源于核的裂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o分)
A.原子核中有92个质子、143个中子
B.的一种可能的裂变是变成两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如,反应方程式为
C.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常温下它的半衰期约为45亿年,升高温度半衰期缩短
D.反应后的核废料已不具有放射性,不需要进一步处理
E.一个核裂变的质量亏损为△m=0.2155u,则释放的核能约201Me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卢瑟福通过实验首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其核反应方程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该实验发现了质子
B.实验中是用粒子轰击氮核的
C.原子核在人工转变的过程中,电荷数一定守恒
D.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是指物质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用高速运动的粒子去轰击原子核,是揭开原子核内部奥秘的基本方法。轰击结果产生了另一种新核,其核反应方程的一般形式为其中是靶核的符号,x为入射粒子的符号,是新生核的符号,y是放射出的粒子的符号。1919年卢瑟福首先做了用粒子轰击氮核的实验,反应方程式为:___。1930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核反应方程为: ____。至此,人们确认了原子核是由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并将这两种粒子统称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为研究物质放射性的示意图。铅盒底部装有微量放射性元素,放射源放出的射线在图示水平方向的电场E中分成了三束。由图可知射线是     粒子。射线在电场中的偏转角明显比射线的偏转角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静止的钠核发生衰变,沿与磁场垂直的方向释放出一个粒子后,变为一个新核, 新核与放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径迹均为圆,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新核为B.发生的是衰变
C.轨迹1是新核的径迹D.新核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一静止的质量为M的原子核发生一次α衰变。已知衰变后的α粒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速度为v,并假设衰变过程中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α粒子和新核的动能。(注:涉及动量问题时,亏损的质量可忽略不计)
求:(1)衰变后新核反冲的速度大小;
(2)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1998年9月23日,铱卫星通讯系统在美国和欧洲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原计划的铱卫星系统是在距地球表面780 km的太空轨道上建立的一个由77颗小卫星组成的星座,这些小卫星均匀分布在覆盖全球的7条轨道上,每条轨道上有11颗卫星。由于这一方案的卫星排列与化学元素铱原子核外77个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的图景类似,所以简称为铱星系统。自然界中有两种铱的同位素,质量数分别为191和193,则                                          (        )
A.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之比为191∶193
B.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之比为57∶58
C.这两种同位素的质子数之比为191∶193
D.这两种同位素的质子数之比为57∶5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