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在双缝干涉测光波长实验中,已知双缝间距离为d=0.7mm,双缝到毛玻璃屏间距离为L=1.00m,实验时先移动测量头上的手轮,把分划线对准靠近最左边的A条纹中心(如图甲所示),并记下游标卡尺的读数x1(如图乙所示),然后转动手轮,把分划线向右边移动,直到对准B条纹中心并记下游标卡尺读数x2(如图丙所示).游标卡尺的读数x1=
 
mm,游标卡尺读数x2=
 
mm. 计算实验中单色光波长λ=
 

精英家教网
(2)在上述实验中,如果将双缝中一条缝挡住,其他不改变,那么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将是
 

A.仍然是均匀分布的明暗相间的条纹,只是亮度变暗了
B.只有一半区域出现干涉条纹,另一半区域将没有干涉条纹
C.仍然是明暗相间的条纹,只是亮度、宽度不再均匀
D.光屏上不再有任何条纹.
分析:(1)10刻度的游标卡尺的最小分度为0.1mm,读数时先读出主尺的刻度,然后看游标尺上的哪一个刻度与主尺对齐,最后得出总读数;根据公式:△x=
L
d
λ
计算出光的波长;
(2)如果将双缝中一条缝挡住,其他不改变,光屏上出现的图案是光的衍射条纹.
解答:解:(1)10刻度的游标卡尺的最小分度为0.1mm,
图乙:读出主尺的刻度为11mm,游标尺上的第一刻度与上面对齐,所以读数为:0.1×1=0.1mm.总读数为:11.1mm;
图丙:读出主尺的刻度为15mm,游标尺上的第6刻度与上面对齐,所以读数为:0.1×6=0.6mm.总读数为:15.6mm;
A与B之间的间隔是7个条纹,所以干涉条纹的宽度:△x=
x8-x1
8-1
=
15.6-11.1
7
×10-3m=0.642×10-3m

根据公式:△x=
L
d
λ
代入数据得:λ=
d?△x
L
=
0.7×10-3×0.642×10-3
1
=4.5×10-7
m
(2)如果将双缝中一条缝挡住,其他不改变,光屏上出现的图案是光的衍射条纹.衍射条纹是宽度不相等的条纹.故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1)11.1;15.6;4.5×10-7m;(2)C
点评:本题考查了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图,影响条纹间距的因素,记住公式,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Ⅰ)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测量装置如图1所示,调节分划板的位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某亮条纹的中心,此时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mm.
(Ⅱ)为了研究“3.8V,0.3A”小灯一泡的电阻随电流变化的规律,某同学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的关系,实验室可以提供的器材如下:
①直流电源E(电动势约4V,内阻可不计);
②电流表A(量程为0-0.6A,内阻约0.5Ω);
③电压表V(量程为)0-5V,内阻约20kΩ);
④滑动变阻器R1(阻值0-10Ω,额定电流2A);
⑤滑动变阻器R2(阻值0-200Ω,额定电流l.5A);
⑥电键S 及导线若干.
实验测得的数据记录在厂表中:
U/V 0 0.30 1.00 1.70 2.40 3.10 3.80
I/A 0 0.074 0.164 0.210 0.250 0.284 0.300
(1)请在图2坐标纸上画出小灯泡的U-I图线.
(2)应选择的滑动变阻器为(填写仪器代号)
R1
R1

(3)根据以上条件画出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图,并在图中标出器材的代号.
(4)试分析电压为1.50V 和2.80V 时小灯泡的电阻值不同的原因
由于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升高时,灯丝的温度升高,
由于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升高时,灯丝的温度升高,
灯丝的电阻率增大,导致灯丝电阻变大.
灯丝的电阻率增大,导致灯丝电阻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测量装置如图1所示,调节分划板的位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某亮条纹的中心,此螺旋测微器读数为
 
mm.转动手轮,使分划线向一侧移动.到另一条亮条纹的中心位置,由螺旋测微器再进行一次读数.若实验测得第一条到第四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x=0.960mm,已知双缝间距为d=1.5mm,双缝到屏的距离为L=1.00m,则对应的光波波长λ=
 
mm.
(2)某示波器工作时,屏上显示出如图2所示的波形,且亮度较弱.要将波形由A图位置调节到B图的位置和波形,示波器面板上的旋钮被调节的是
 

A.辉度旋钮       B.聚焦旋钮面
C.辅助聚焦旋钮   D.竖直位移旋钮
E.Y增益旋钮     F.X增益旋钮
G.水平位移旋钮   H.扫描微调旋钮
I.衰减旋钮        J.扫描范围旋钮     K.同步开关.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实验题
(1)如图1是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设备示图,图中①②③④⑤依次是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光那,调整实验装置使得像屏上可以见到清晰的干涉条纹,关于干涉条纹的情况,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若将光屏向左平移一小段距离,屏上的干涉条纹将变得不清晰
B.若将光屏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屏上仍有清晰的干涉条纹
C.若将双缝间的距离d减小,光屏上的两个相邻明条纹间的距离变小
D.若将滤光片由绿色换成红色,光屏上的两个相邻暗条纹间的距离增大
精英家教网
(2)影响物质材料电阻率的因素很多,一般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则与之相反,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某课题研究组需要研究某种导电材料的导电规律,他们用该种导电材料制作成电阻较小的线状元件Z做实验,测量元件Z中的电源随两端电压从零逐渐增大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①他们应选用下图2甲所示的哪个电路进行实验:答:
 

②在答题纸上,按照正确的电路图,连接图2乙的实物图.
③实验测得元件Z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元件Z是金属材料还是半导体材料?答:
 

U/V 0 0.40 0.60 0.80 1.00 1.20 1.50 1.60
I/A 0 0.20 0.45 0.80 1.25 1.80 2.80 3.20
④把元件Z接入如图2丙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阻R的阻值为R1=2Ω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25A;当电阻R的阻值为R2=3.6Ω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80A.结合上表数据,求出电池的电动势为
 
V,内阻为
 
Ω.(不计电流表的内阻,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⑤用螺旋测量器测得线状元件Z的直径如图2丁所示,则元件Z的直径是
 
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测量装置如图15-3-5所示,调节分划板的位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A亮条纹的中心,此时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如图15-3-6所示为_________mm.转动手轮,使分划线向一侧移动,到另一条亮条纹B的中心位置,由螺旋测微器再读出数字读数如图15-3-7所示为_________mm.已知双缝间距为d=1.0 mm,双缝到屏的距离为l=1.00 m,则条纹间距为_________mm,对应的光波波长λ=_________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图15-3-5

图15-3-6

图15-3-7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