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甲)所示为某工厂成品包装车间的光传感记录器,光敏电阻R1能接收到发光元件A发出的光,每当工件挡住A发出的光,光传感器B就输出一个电信号,并经信号处理器处理后在屏幕显示出电信号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传送带保持匀加速运动,每个工件均相对传送带静止,且相邻工件间距依次为5、10、15、20…(单位:cm).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不计工件挡住的时间)
(  )
分析:传送带匀加速直线运动,工件均相对传送带静止,故也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相邻工件间距依次为5、10、15、20…,由△s=aT2可求a,光敏电阻的特点,有光照射电阻较小,无光照射电阻较大,根据电路连接关系知当无光照射R1时,电阻较大,分压较大,R2分压较小,故光传感器就输出一次低电压
解答:解:AB、由题意知,工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相邻工件间距依次为5、10、15、20…,有图乙知相邻时间间隔为T=0.5s,△s=aT2,得:a=
△s
T2
=
0.05
0.52
=0.2m/s2,故A错误,B正确;
CD、光敏电阻的特点,有光照射电阻较小,无光照射电阻较大,根据电路连接关系知当无光照射R1时,电阻较大,分压较大,R2分压较小,故光传感器就输出一次低电压.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点评:考查了光敏电阻的特点,有光照射电阻较小,无光照射电阻较大,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将一单摆装置竖直悬挂于某一悬点,其中悬线的上部分在带孔的薄挡板上面(单摆的下部分露于板外),如图(甲)所示,将悬线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后由静止释放,设单摆振动过程中悬线不会碰到挡板,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挡板到摆球球心之间的距离l,并通过改变l而测出对应的摆动周期T,再以T2为纵轴、l为横轴做出函数关系图象,就可以通过此图象得出悬点到挡板的高度h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现有如下测量工具:A.时钟;B.秒表; C.天平;D.毫米刻度尺.本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有
BD
BD
;(填测量工具代号)
(2)在实验中,有三名同学分别得到了T2-l关系图象如图(乙)中的a、b、c所示,那么,正确的图象应该是
a
a

(3)由图象可知,悬点到挡板的高度h=
0.4
0.4
m;
(4)由图象可知,当地重力加速度g=
9.86
9.86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如果某同学用此装置测出的重力加速度的结果比当地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偏大,他在实验操作上可能出现的失误是
C
C

A.测量l时没有加上摆球半径
B.选用摆球的质量偏大
C.在时间t内的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
D.在时间t内的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7?上海模拟)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将一单摆装置竖直悬于某一深度为h(未知)且开口向下的固定小筒中(单摆的下部分露于筒外),如图甲所示.将悬线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后由静止释放,设单摆摆动过程中悬线不会碰到筒壁.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筒下端口到摆球球心之间的距离l,并通过改变l 而测出对应的摆动周期T,再以T2为纵轴、l 为横轴,作出T2-l 图象,则可以由此图象得出我们想要测量的物理量.
(1)现有如下测量工具:A.时钟;B.秒表;C.天平;D.毫米刻度尺,本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有
BD
BD

(2)如果实验中所得到的T2-l 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那么真正的图象应该是a、b、c 中的
a
a

(3)由图象可知,小筒的深度h=
30
30
cm;当地重力加速度 g=
9.86
9.86
m/s2(π取3.14,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T1,轨道半径为R1,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T2,轨道半径为R2,则太阳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
T
2
2
R
3
1
T
2
1
R
3
2
T
2
2
R
3
1
T
2
1
R
3
2
倍.
(2)将一单摆装置竖直悬挂于某一深度为h(未知)且开口向下的小筒中(单摆的下部分露于筒外),如图(甲)所示,将悬线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后由静止释放,设单摆振动过程中悬线不会碰到筒壁,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筒的下端口到摆球球心间的距离l,并通过改变l而测出对应的摆动周期T,再以T2为纵轴、l为横轴做出函数关系图象,就可以通过此图象得出小简的深度h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①现有如下测量工具:A.时钟;B.秒表;  C.天平;D.毫米刻度尺.
本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有
BD
BD

②如果实验中所得到的T2-l,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那么真正的图象应该是a,b,c中的
a
a

③由图象可知,小筒的深度h=
0.3
0.3
m;当地g=
9.86
9.86
m/s2
(3)影响物质材料电阻率的因素很多,一般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则与之相反,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某课题研究组需要研究某种导电材料的导电规律,他们用该种导电材料制作成电阻较小的线状元件Z做实验,测量元件Z中的电流随两端电压从零逐渐增大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①他们应选用下图所示的哪个电路进行实验?答:
A
A


②实验测得元件z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元件Z是金属材料还是半导体材料?答:
半导体
半导体

U(V) 0 0.40 0.60 0.80 1.00 1.20 1.50 1.60
I(A) 0 0.20 0.45 0.80 1.25 1.80 2.81 3.20
③把元件Z接入如图丙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阻R的阻值为R1=2Ω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25A;当电阻R的阻值为R2=3.6Ω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80A.结合上表数据,求出电源的电动势为
4.0
4.0
V,内阻为
0.40
0.40
Ω.(不计电流表的内阻,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④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线状元件Z的直径如图丁所示,则元件Z的直径是
1.990
1.990
  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2-2013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实验题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将一单摆装置竖直悬于某一深度为h(未知)、开口竖直向下的固定小筒中(单摆的下部分露于筒外),如图甲所示。将悬线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后由静止释放,设单摆摆动过程中悬线不会碰到筒壁。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筒下端口到摆球球心之间的距离l,并通过改变l而测出对应的摆动周期T,再以T2为纵轴、l为横轴,作出T2 - l图象,则可以由此图象得出我们想要测量的物理量。

(1)下列工具中,本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

A.时钟B.秒表C.天平D.毫米刻度尺
(2)如果实验中所得到的T2 - l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那么真正的图象应该是abc中的________。
(3)由图象可知,小筒的深度h = _______cm;当地重力加速度g = _____m/s2π取3.14,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0分)将一单摆装置竖直悬挂于某一悬点,其中悬线的上部分在带孔的薄挡板上面(单摆的下部分露于板外),如图(甲)所示,将悬线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小角度后由静止释放,设单摆振动过程中悬线不会碰到挡板,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挡板到摆球球心之距l,并通过改变l而测出对应的摆动周期T,再以T2为纵轴、l为横轴做出函数关系图象,就可以通过此图象得出悬点到挡板的高度h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①现有如下测量工具:A.时钟;B.秒表; C.天平;D.毫米刻度尺。

本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有                  :(填测量工具代号)

②在实验中,有三名同学分别得到了T2l关系图象如图(乙)中的a、b、c所示,那么,

正确的图象应该是               

③由图象可知,悬点到挡板的高度h=             m;

④由图象可知, 当地重力加速度g=                m/s2;(第④小题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⑤如果某同学用此装置测出的重力加速度的结果比当地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偏大,他在

实验操作上可能出现的失误是

A.测量l时没有加上摆球半径

B.选用摆球的质量偏大

C.在时间t内的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

D.在时间t内的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