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分)如图所示是测量物体沿斜面匀加速下滑的加速度的实验装置,下图是打点计

时器打出的纸带.
(1) 已知纸带上各相邻点的时间间隔为T,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为   
            .(用所给的字母表示)
(2) 若已知小车释放位置距桌面的高度h和到斜面底的距离L,重力加速度为g,小
车的质量为m,测出的小车加速度大小
a,则可以得出斜面对小车的阻力的
表达式为             
 
(1)(S6+ S5 + S4 )- -(S3 + S2+ S1)/9T2  (2)mgh/l-ma
用逐差法可求出加速度表达式为(S6+ S5 + S4 )- -(S3 + S2+ S1)/9T2,由牛顿定律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为mgh/l-m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1)了解实验仪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工作条件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前提,通过对实验仪器的观察,掌握新仪器的使用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实验能力。
(2)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
①在如下实验步骤中,正确合理的排列顺序为         
A.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B.安好纸带
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D.接通220V交流电源
E.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
②在安放纸带时,要检查墨粉纸盘是否已经正确地套在   ,还要检查     是否夹在两条纸带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均正确。甲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功和速度的关系图线,即图,如图8甲所示,并由此图线得出“功与速度的平方一定成正比”的结论。乙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功与速度平方的关系图线,即图,如图8乙所示,并由此也得出“功与速度的平方一定成正比”的结论。关于甲、乙两位同学的分析,你的评价是(     )
A.甲的分析不正确,乙的分析正确
B.甲的分析正确,乙的分析不正确
C.甲和乙的分析都正确
D.甲和乙的分析都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为了研究牛顿第二定律,在水平玻璃上放两辆小车A、B,小车的前端拴上细线,跨过定滑轮,与小盘(盘内装有砝码)相连,小车的后端也拴上细线,并用铁夹夹住。打开或关上铁夹可以控制两车的运动。起初时,两车并排放置,如图所示。如果牵引两车的拉力相同,两车的质量之比为2:3,则相同时间内两车的位移之比为_____,如果两车的质量相同,牵引两车的拉力之比为2:3,则相同时间内两车的位移之比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如上图所示,两个质量各为m1m2的小物块AB,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软绳两端,已知m1m2,现要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若选定物块A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中进行测量,则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
①物块的质量m1m2;②物块A下落的距离及下落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
③物块B上升的距离及上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④绳子的长度。
(2)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某小组同学对此实验提出以下建议:

以上建议中确实对提高准确程度有作用的是_________。
(3)写出一条上面没有提到的对提高实验结果准确程度有益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如图4-4-13所示,是研究“水流射程与排水孔高度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取一只较高的塑料瓶(如可乐饮料瓶)在侧壁的母线上钻一排小孔,保持小孔的间距为定值,在每个小孔中紧插一段圆珠笔芯的塑料管,作为排水管(图中只画了几个作为示意,实验时应多做几个,以保证实验尽量准确).再剪若干小段软塑料管,将其一头加热软化封闭起来,作为排水管的套帽并插入对应的小孔中,另备接水盘,直尺,水杯等.任拔出一个套帽(设其对应排水小孔到底面的高度为)就可以测得其水流的射程为,多做几次实验,且每次实验时液面初始高度均为H,利用描点法就在图4-4-14中可画出的图像.请你根据理论分析后并在图中画出这个图像,当水从距底面多高的位置的孔中喷出时射程最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Ⅰ、如图1甲所示,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实验的主要步骤是: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绳套,每根绳套分别连着一个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某一位置,将该位置标记为O点,读取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记录为F1、F2,并用笔在两绳的拉力方向上分别标记a、b两点,分别将其与O点连接,表示两力的方向.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拉至O点,记录其拉力F的大小并用上述方法记录其方向.

(1)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拉至O点,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这位同学在实验中确定分力方向时,图1甲所示的a点标记得不妥,其原因是______.
(3)图1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的力的图示,其中______是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Ⅱ、“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选用的螺旋弹簧如图2甲所示.
(1)将弹簧的上端O点固定悬吊在铁架台上,旁边置一刻度尺,刻度尺的零刻线跟O点对齐,在弹簧的下端A处做一标记(如固定一个指针).在弹簧下端的挂钩上挂上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都是50g),指针在刻度尺上指示的刻度为x.逐个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刻度x随挂钩上的钩码的重量F而变化,几次实验测得相应的F、x各点已描绘在图2乙中.由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A=______N/m.(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此弹簧的弹力大小F跟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是______.
(2)如果将指针固定在A点的下方P处,再作出x随F变化的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与kA相比,可能是______
A.大于kA B.等于kA C.小于kA D.无法确定
(3)如果将指针固定在A点的上方Q处,再作出x随F变化的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与kA相比,可能是______
A.大于kA B.等于kAC.小于kA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工件置于水平放置的钢板C上,二者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于光滑导槽A、B的控制,工件只能沿水平导槽运动,现在使钢板以速度v1向右运动,同时用力F拉动工件(F方向与导槽平行)使其以速度v2沿导槽运动,则:

A.钢板对工件的摩擦力不等于μmg
B.拉工件的力F小于μmg
C.工件与导槽A之间没有弹力
D.工件与导槽B之间没有弹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8分)
(1)(4分)如下图用螺旋测微器定某一金属丝直径,测得的直径为      mm;用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一工件的长度,测得的长度为    cm。

(2)(4分)某同学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
①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       m/s2,②与纸带上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       m/s。(答案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