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为了进行有关测量和探究,向某行星发射一颗质量为m的卫星,绕该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行星半径为R,卫星距离行星表面为R,周期T,已知引力常量为G,求:
(1)该行星的质量;
(2)该行星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3)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分析 (1)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的周期表达式可以得到行星的质量.
(2)行星表面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可得该行星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3)由v=$\sqrt{gR}$可得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解答 解:(1)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的周期表达式可得:
$G\frac{Mm}{(2R)^{2}}=m•2R•\frac{4{π}^{2}}{{T}^{2}}$,
解得:$M=\frac{32{π}^{2}{R}^{3}}{G{T}^{2}}$.
(2)行星表面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可得:
$G\frac{Mm}{R}=mg$,
解得:g=$\frac{32{π}^{2}{R}^{2}}{{T}^{2}}$.
(3)由v=$\sqrt{gR}$可得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v=\sqrt{\frac{32{π}^{2}{R}^{2}}{{T}^{2}}•R}=\frac{4πR}{T}\sqrt{R}$.
答:(1)该行星的质量$\frac{32{π}^{2}{R}^{3}}{G{T}^{2}}$;
(2)该行星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frac{32{π}^{2}{R}^{2}}{{T}^{2}}$;
(3)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frac{4πR}{T}\sqrt{R}$.

点评 该题的关键是利用好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的周期表达式,掌握好第一宇宙速度表达式,三个宇宙速度中,只有第一宇宙速度会要求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质量为m的物体,在F1、F2、F3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保持F1、F2不变,仅将F3的方向改变90°(大小不变)后,物体可能做(  )
A.加速度大小为$\frac{{F}_{3}}{m}$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加速度大小为$\frac{\sqrt{2}{F}_{3}}{m}$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加速度大小为$\frac{\sqrt{2}{F}_{3}}{m}$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D.匀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该波刚传到x=8m处,再经过3.8s时,P质点第5次出现波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时P点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B.该波的波速为5m/s
C.再经过△t=1.6s,x=2m处的质点向前传播△x=8m
D.再经过△t=1.4s,坐标为x=16m处的质点第一次出现波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2014年10月24日,嫦娥五号飞行试验成功发射,首次试验从月球返回的技术.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由轨道器、返回器、上升器和着陆器组成,到达环月轨道后,着陆器和上升器落到月面上轨道器和返回器将继续围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以等待上升器从月面返回后进行交会对接.下列关于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引力常量G已知)(  )
A.由于轨道器与返回器在围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其不受月球的引力作用
B.若已知轨道器与返回器围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和距月球表面的高度h,就可以计算出月球的平均密度ρ
C.若已知月球的平均密度ρ和月球的半径R,就可以计算出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D.先让上升器与轨道器和返回器在同一个圆形轨道上,然后让上升器加速,即可实现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的对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q1和q2放置在x轴上,q2在坐标原点,q1在q2的左边,在x轴正半轴的φ随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当x=x0时,电势为零,当x=x1时电势有最小值,φ=φ0,点电荷产生的电势公式为φ=$\frac{kq}{r}$(式中q是点电荷的电量,r是高点电荷的距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q1与q2为同种电荷
B.x=xO处的电场强度E=0
C.将一正点电荷从xO处沿x轴正半轴移动,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q1与q2电荷量大小之比为:$\frac{{q}_{1}}{{q}_{2}}$=$\frac{({x}_{1}-{x}_{0})^{2}}{{{x}_{0}}^{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目前智能手机普遍采用了电容触摸屏.电容触摸屏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它是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一层ITO(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夹层ITO涂层作工作面,四个角引出四个电极,当用户触摸电容触摸屏时,用户手指和工作面形成一个电容器,因为工作面上接有高频信号,电流通过这个电容器分别从屏的四个角上的电极中流出,且理论上流经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头到四角的距离成比例,控制器通过对四个电流比例的精密计算来确定位置.对于电容触摸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触摸屏只需要触摸,不需要压力即能产生位置信号
B.使用绝缘笔,在电容屏上也能进行触控操作
C.手指压力变大时,由于手指与屏的夹层工作面距离变小,电容变小
D.手指与屏的接触面积变大时,电容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所示为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当小车在一条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0.当用2条、3条、4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第4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2W0、3W0、4W0…,每次实验中由静止弹出的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实验前需要平衡摩擦力,这是为了让实验过程中小车受到的合外力等于拉力.
(2)如果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倾角过小,实验时打出的纸带上的点的间隔特点是中间部分的点之间的距离比较大,而两端的点之间的距离比较小.
(3)用两根橡皮筋做实验打出的纸带上的点的最大间隔应该是用一根橡皮筋做实验打出的纸带上的点的最大间隔的$\sqrt{2}$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a)的实验电路,通过调节电源可在原线圈中产生变化的电流,用磁传感器可记录原线圈中产生的磁场B的变化情况,用电压传感器可记录副线圈中感应电动势E的变化情况,二者的变化情况可同时显示在计算机显示屏上.某次实验中得到的B-t、E-t图象如图(b)所示.

(1)试观察比较这两组图象,可得出的定性结论是(请写出两个结论):
①当B恒定时,得E为零,而B均匀变化,产生恒定的感应电动势;
②当B的变化率越大,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大
(2)该实验小组利用两组图象求出六组磁感应强度变化率($\frac{△B}{△t}$)和对应的感应电动势E的数据,并建立坐标系,描出的六个点如图(c)所示.请在图(c)中绘出E-$\frac{△B}{△t}$的图线;
(3)在该实验中,若使用的副线圈的匝数为100匝,则由图线可求得该副线圈的横截面积为2.77cm2.(要求小数点后面保留两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美国航天航空管理局发射了“月球勘测轨道器(LRO)”LRO每天在50km的高度穿越月球两极上空10次,若以T表示LRO在离月球表面高h处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以R表示月球的半径,求:
(1)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an
(2)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