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小车A和小木块B(B可看成是质点)的质量分别是mA=15.0kg,mB=5.0kg,车的长度L=4.0m.B位于A的最左端,与A一起以v=4.0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运动.右面有一固定的竖直墙壁,A与墙壁相碰的时间极短,碰后A以原速率向左运动.由于A、B之间有摩擦力,最后B恰停在A的最右端而没有掉下去.取g=10m/s2.求:
(1)A、B最终的共同速度的大小.
(2)A、D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木块B离墙壁的最近距离.

【答案】分析:(1)达到共同速度的时候,系统的动量守恒,利用动量守恒可以求得共同的速度的大小;
(2)摩擦力做的功就是系统损失的能量,根据能量的损失可以计算动摩擦因数μ;
(3)当B对地的速度减为零时,离墙最近.利用运动学公式可以求得最近的距离.
解答:解:(1)A碰墙后,A、B组成的系统,没有外力作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设水平向左为正方向,A、B最终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Av-mBv=(mA+mB)v,
解得:v=v=2m/s,
(2)由功能关系,A、B间的摩擦力与A、B间的相对位移的乘积等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μmBgL=(mA+mB)v2-(mA+mB)v2
代入(1)中的结果,解得:μ=0.6.
(3)自A碰墙向左运动开始,B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μg=6m/s2
当B对地的速度减为零时,离墙最近.设此时B已经向右运动了距离s,由运动学公式,有:s==1.3m.
所以,B与墙的最近距离为:smin=L-s=2.7m.
答:(1)A、B最终的共同速度的大小为2m/s;
(2)A、D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6;
(3)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木块B离墙壁的最近距离为1.3m.
点评:整个运动的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对于不同的过程,根据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计算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小车A和小木块B(B可看成是质点)的质量分别是mA=15.0kg,mB=5.0kg,车的长度L=4.0m.B位于A的最左端,与A一起以v0=4.0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运动.右面有一固定的竖直墙壁,A与墙壁相碰的时间极短,碰后A以原速率向左运动.由于A、B之间有摩擦力,最后B恰停在A的最右端而没有掉下去.取g=10m/s2.求:
(1)A、B最终的共同速度的大小.
(2)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木块B离墙壁的最近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小车A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半径为R的_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小车上,光滑圆弧下端部分水平,圆弧轨道和小车的总质量为M0质量为m的小滑块B以水平初速度V0滑上小车,滑块能从圆弧上端滑出。求:

①小滑块刚离开圆弧轨道时小车的速度大小;

②小滑块到达最高点时距圆弧轨道上端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西省高三第八次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小车A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半径为R的_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小车上,光滑圆弧下端部分水平,圆弧轨道和小车的总质量为M0质量为m的小滑块B以水平初速度V0滑上小车,滑块能从圆弧上端滑出。求:

①小滑块刚离开圆弧轨道时小车的速度大小;

②小滑块到达最高点时距圆弧轨道上端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2年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阶段性测试(三)物理卷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小车A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半径为R的_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小车上,光滑圆弧下端部分水平,圆弧轨道和小车的总质量为M0质量为m的小滑块B以水平初速度V0滑上小车,滑块能从圆弧上端滑出。求:

①小滑块刚离开圆弧轨道时小车的速度大小;

②小滑块到达最高点时距圆弧轨道上端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