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负点电荷Q固定在正方形的一个顶点上,带电粒子仅在该点电荷的电场力作用下运动时,恰好能经过正方形的另外三个顶点a、b、c,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粒子P带负电
B.a、b、c三点的电势高低关系是φac<φb
C.粒子P由a到b电势能增加,由b到c电势能减小
D.粒子P在a、b、三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是2:1:2

分析 带电粒子受到的合力指向轨迹的内侧,根据轨迹弯曲方向判断出粒子与固定在O点的电荷是异种电荷,它们之间存在引力,根据点电荷的电场线的特点,Q与ac距离相等,都小于b,故B点的电势高于ac两点的电势.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解答 解:A、根据轨迹弯曲方向判断出带电粒子与负电荷Q之间存在引力,它们是异种电荷,故带正电荷,故A错误;
B、根据点电荷的电场线的特点,Q与a、c间的距离相等,都小于b,故B点的电势高于a、c两点的电势,a、c两点的电势相等,即φac<φb,故B正确;
C、正电荷P从a到b,电势升高,电势能就增加;反之,从b到c电势能减小,故C正确;
D、粒子P在a、b、c三点时的加速度大小要根据库仑定律求出库仑力.由图可知,ra=rc=$\frac{\sqrt{2}}{2}$rb
代人库仑定律:F=k $\frac{{q}_{1}{q}_{2}}{{r}^{2}}$,
可得粒子P在a、b、三点时的电场力之比:Fa:Fb:Fc=2:1: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之比为 aa:ab:ac=2:1:2.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

点评 本题属于电场中轨迹问题,考查分析推理能力.根据轨迹的弯曲方向,判断出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指向轨迹内侧.进而判断出电荷是正电荷.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0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为v0=(  )m/s.
A.2m/sB.20m/sC.0.2m/sD.1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我校体育馆建设已经接近尾声,建好后将为同学们的健身提供了一个新的场所.如图为建筑材料被吊车竖直向上提升过程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前5s的平均速度是0.5m/s
B.前10s钢索最容易发生断裂
C.30s~36s钢索拉力的功率不变
D.0~10s的平均速度等于30s~36s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光滑的半圆形竖直轨道,其圆心与墙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轨道的下端与水平相切,水平面高出地面H=2R,如图所示,一小球沿水平方向进入半圆形轨道下端,小球沿轨道运动的过程中对轨道的压力的大小和小球与圆心的连线同竖直方向的夹角θ满足关系式F=k+kcosθ,其中k为常数,求:
(1)常数k的大小;
(2)小球落地点到竖直墙的水平距离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电路测定某电源内阻r和一段电阻线的电阻率.ab是一段粗细均匀的电阻线横截面积S=0.1mm2,定值电阻R=2Ω,电源电动势E=9V,滑动片P与电阻线接触良好,aP的长度用x表示,电流表内阻及导线电阻不计.实验时闭合开关,调节P的位置,通过读数(电流表读数为I)、计算,将x和与之对应的$\frac{1}{I}$数据记录在表
 x(m) 0.10 0.200.30  0.400.50 
 $\frac{1}{I}$(A-1 0.45 0.56 0.67 0.78 0.89

(1)在图2中画出$\frac{1}{I}$-x图象
(2)图象纵轴上的截距表达式为b=$\frac{R+r}{E}$,斜率的表达式为k=$\frac{ρ}{Es}$ (用R,r,E,ρ,S表示,不必带入数据),根据图象和相关数据,求出该电源的内阻r=1.1Ω,电阻线电阻率ρ=9.9×10-7Ω•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温度越高,每个分子的速率一定越大
B.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存在表面张力
C.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同性的
E.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温度一定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F=$\frac{△p}{△t}$,可把牛顿第二定律表述为:物体动量的变化率等于它所受的合外力
B.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力的冲量,它反映了力的作用对时间的累积效应,是一个标量
C.作用在静止的物体上的力的冲量一定为零
D.冲量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一端系在竖直放置、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顶点P,另一端连接一套在圆环上且质量为m的小球,开始时小球位于A点,此时弹簧处于原长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之后小球由静止沿圆环下滑,小球运动到最低点B时速率为v,此时小球与圆环之间压力恰好为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球过B点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m$\frac{{v}^{2}}{R}$
B.小球过B点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k(2R-$\sqrt{2}$R)
C.从A到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
D.从A到B的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的功等于小球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在研究小车的加速度a和小车的质量M的关系时,由于始终没有满足M>>m(m为砂桶及桶中砂的质量)的条件,结果得到的图象应是图中的哪一个(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