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如图,质量为m1=1kg的小物块P置于桌面上的A点并与弹簧的右端接触(不拴接),轻弹簧左端固定,且处于原长状态.质量M=2kg、长L=1m的小车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表面与水平桌面相平,且紧靠桌子右端.小车左端放有一质量m2=2kg的小滑块Q.现用推力将P缓慢推至B点(弹簧仍在弹性限度内)时,撤去推力,此后P沿桌面滑到桌子边缘C时速度为vc=3m/s,并与小车左端的滑块Q弹性碰撞,已知AB间距离L1=5cm,AC间距离L2=90cm,P与桌面间动摩擦因数μ1=0.4,P、Q与小车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g取10m/s2),求:
(1)小物块P在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p
(2)滑块Q与P碰后,滑块Q与车共速的时间t.

分析 (1)对滑块P从B到C过程,由能量守恒定律可求得物块P在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p
(2)对P与Q碰撞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式,求得碰后Q的速度.滑块Q在小车上滑行时,Q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求共同速度,由动量定理求时间t.

解答 解:(1)根据能量守恒得小物块P在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Ep1m1g(L1+L2)$\frac{1}{2}{m}_{1}{v}_{C}^{2}$…①
代入数据解得:Ep=8.3 J                    
(2)取向右为正方向,P与Q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有:
  m1vc=m1v1+m2v2 …③
   $\frac{1}{2}$m1vC2=$\frac{1}{2}$m1v12+$\frac{1}{2}$m2v22 …④
由③④式联立得:v1=-1 m/s,v2=2 m/s  
P与Q碰撞后滑块Q滑上小车,由动量守恒有:
m2v2=(m2+M)v
对滑块Q,由动量定理有:-μ2m2gt=m2v-m2v2
代入数据解得:t=1 s             
答:(1)小物块P在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p是8.3 J.
(2)滑块Q与P碰后,滑块Q与车共速的时间t是1s.

点评 本题考查动量守恒定律及功能关系的综合应用,解题时要注意正确分析物理过程,明确各过程的受力及运动情况,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关于多普勒效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波、电磁波均能产生多普勒效应
B.波源的频率发生了变化所以产生多普勒效应
C.产生多普勒效应原因是因为观察者接收的频率变大了
D.只有机械波才能产生多普勒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关于放射线及原子核的衰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发生一次β衰变,该原子外层就失去一个电子
B.γ射线比β射线的贯穿能力强,α射线比β射线的电离能力强
C.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D.碘131的半衰期为8.3天,则4个碘原子核经16.6天后就剩下一个原子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将一不带电的金属导体板放置到场强为E0的匀强电场中,由于静电感应,达到平衡时导体板两侧出现等量的异种电荷,过程如图a、b、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静电平衡时导体表面上各点电场强度都为零
B.静电平衡时导体是等势体
C.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感应电荷的电场E'与原电场E0相抵消
D.静电平衡时导体外表面处电场方向垂直于导体表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9.人类第一次利用加速器加速粒子引发的核反应是:
${\;}_{1}^{1}H{+}_{3}^{7}Li$→(${\;}_{4}^{8}Be$)→2${\;}_{2}^{4}He$+8.03MeV
①设加速后质子以速度v0撞击静止的锂核,形成不稳定的复合核(${\;}_{4}^{8}Be$),求形成的复合核速度v;
②复合核最终转变为两个α粒于,并放γ光子,求γ光子的动量大小(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真空光速c=3×108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9.如图,水平光滑轨道AB与半径为R的竖直光滑半圆形轨道BC相切于B点.质量为2m和m的a、b两个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原来静止于水平轨道上,其中小滑块a与一轻弹簧相连.某一瞬间给小滑块a一冲量使其获得初速度向右冲向小滑块b,与b碰撞后弹簧不与b相粘连,且小滑块b在到达B点之前已经和弹簧分离,不计一切摩擦,小滑块b离开C点后落地点距离B点的距离为2R,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滑块b与弹簧分离时的速度大小vB
(2)上述过程中a和b在碰撞过程中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Epmax
(3)若刚开始给小滑块a的冲量为I=3m$\sqrt{gR}$,求小滑块b滑块离开圆轨道的位置和圆心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求出θ角的任意三角函数值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由位移和时间求速度时,所用的关系式为$v=\frac{△x}{△t}$,如果位移用米做单位,时间用秒做单位,得出的速度单位就是米每秒.因此,我们说“物理学的关系式确定了物理量的关系”时,也指它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之间的关系.由此可以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国际单位为(  )
A.m/kgB.kg/mC.m/ND.N/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为测绘一个标“4V  2.4W”小电风扇(线圈电阻恒定)的伏安特性曲线,电风扇两端的电压需要从零逐渐增加到4V,并便于操作,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
A.电池组(电动势为4.5V,内阻约1Ω)
B.电压表(量程为0~6V,内阻约4kΩ)
C.电流表A1(量程为0~0.6A,内阻约0.2Ω)
D.电流表A2(量程为0~3A,内阻约0.05Ω)
E.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20Ω,额定电流1A)
F.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750Ω,额定电流0.3A)
G.开关和导线若干
(1)实验中所用的电流表应选C(填“C”或“D”),滑动变阻器应选E(填“E”或“F”).
(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成符合这个实验要求的电路,描绘出如图的伏安特性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设r=r0时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则在一个分子从远处以某一动能向另一个分子靠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r0时,分子力做正功,动能不断增大,势能减小.
B.r=r0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
C.r<r0时,分子力做负功,动能减小,势能增大.
D.以上均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